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不同组合出台的可能性较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4:20 世华财讯

  广东金融学院杨公齐撰文指出,加息非常必要,而且加息行为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及它们间的不同组合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

  据南方日报7月21日报道,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杨公齐撰文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固化、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泡沫、资本的挤出效应等现象都是低利率政策的产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作为经济调控手段,利率的变动影响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反过来,国民收入、货币供给、价格水平、投资的预期回报率、政府的预算赤字和预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着利率的变动。目前公众对中央银行加息的预期很高,加息与否是由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始终存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各项中长期投资全面启动,固定投资规模扩大,加之商业银行改制后,资金充足率高,银行具有贷款的冲动,加上其他原因造成信贷规模增长速度过快,2006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总量已接近全年贷款预算总额的90%。信贷增长过快是加息预期的主要原因。加息增加资本品的使用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防止产能过剩并引发经济过热。

  近年来,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始终存在,且轻工业品涨价趋势已经显现。在名义利率不高的前提下,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得出的实际利率水平几乎接近于零。

  低利率刺激投资,扩大消费,但也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固化、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房地产泡沫、资本的挤出效应等等现象都是低利率政策的产物。

  文章认为,从上面两个方面来看,加息非常必要,而且加息行为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文章指出,人民币加息与升值并不矛盾。

  外贸顺差和

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剧增。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9411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加了1222亿美元。央行一方面需要通过加息减少流动性,另一方面又要从市场上买进美元,投放大量货币。因此,央行在加息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加息,不但境内的国际游资坐享其成,还会诱发境外游资继续流入,这将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不加息,大量过剩的社会资金就可能涌入实体投资领域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剧经济过热和泡沫化倾向,并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从长期来看,加息提高货币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制约资本替代性产业发展以及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这对提高我国经济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乃至改变我国贸易结构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从短期来看,加息可降低流动性,降低信贷总规模,防止经济快速升温。要辩证看待加息造成的游资继续涌入问题。首先,欧美和日本等国相继进入升息周期,这扩展了人民币的升息空间;其次,我国本币市场与外币市场是分割的,人民币利率上升对游资进入国内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人民币加息与升值并不矛盾。从国际经验来看,加息是周期性行为,如美国近年连续17次加息,因此,我国加息将是长期行为。

  文章认为,加息不是货币政策唯一选择。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机制没有形成,利率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不畅,加息对经济的正面效果是有限的,有时甚至会引起负面效果。调整利率即使不存在市场问题,也存在时滞问题。另外,在我国,上调贷款利息的同时,还要上调存款利率,否则增加贷款利息会扩大银行的盈利,驱动银行增加贷款,可是存款利息增加会刺激储蓄的增加,这与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又是背离的。

  当然,加息并不是减少流动性的唯一选择,除此之外,窗口指导、上调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和

汇率调整等都可以减少流动性。相比较而言,窗口指导简单易行;上调存款准备金负面作用小,实施成本小、警示效果强;公开市场操作可微量调整,可频繁操作,而且在流动性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阻止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可以缓解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以及贸易顺差造成的升值压力等现实问题。因此,单纯从货币政策角度考虑,人民币升值和加息一样具有长期效应,是治本的政策工具。

  文章认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加息和升值同时进行对我国经济运行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央行可能不会这样操作;但是,利率、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出台的可能性更大。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