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开放能源市场是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的最佳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3:54 世华财讯

  一些国家的政府经常声称,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他们有必要对能源市场进行干预。但经济理论和以往的经验都表明,政府的干预可能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开放的能源市场才是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的最佳选择。

  综合外电7月13日报道,一些国家的政府经常声称,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他们有必要对能源市场进行干预。在本周末于俄罗斯举行的八大工业国(G8)峰会上,能源安全将成为
一个重要议题,这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06年早些时候发生的俄罗斯天然气巨头Gazprom暂停对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事件,这一事件导致数个欧洲国家受到影响。

  英国政府在12日刚发表的

能源市场展望报告中表示,希望建造更多核电站、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以减轻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加强能源安全。

  但经济理论和以往的经验都表明,政府的干预可能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开放的能源市场才是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的最佳选择。

  绝对的供应安全是很难实现的。实际上,安全只能意味着不受突如其来的实物短缺和价格振荡冲击的相对自由,不论造成短缺和振荡的是供应中断还是能源输送网络出现问题。

  一些人声称,政府必须保证能源安全,因为这是一种“公共利益”,民间市场不会提供足够程度的保证。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两点。首先,它没有认识到市场在提供能源安全方面所担当的主要角色。其次,不相信市场的观点忽视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无能为力。政府规划部门并不能准确预测哪些措施对能源

开发商和消费者最有利。如果让政府承担保证安全的责任,企业界或许会认为,在出现供应短缺的时候他们不能提价,这也会进一步抑制他们的投资欲望。

  英国能源市场过去的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例证,让我们看到政府为改善供应安全而采取的作法所产生的始料不及的影响。这方面最糟糕的情形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当时,英国政府向国内采煤业提供了成本很高的支持,这么做的理由之一据说是为了保证能源安全。但这么做的结果反而是更不安全了。政府放给煤炭业和行业工会的权力导致他们动辄威胁要举行罢工。这些威胁通常都能被摆平,但有时罢工也还是不能避免,由此带来了巨大破坏。英国煤矿工人造成的能源供应中断比

欧佩克(OPEC)曾经造成的中断更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事实上,能源市场在灵活应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国际石油危机方面是相当成功的。由市场带来的供应来源和技术的多样化才是安全的关键,自给自足不能解决问题。

  西方企业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与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等地的开采商打交道所面临的政治风险,而且在一个真正开放的市场,他们能更有效地与之交往。

  自从英国像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一样对能源行业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以来,英国的能源安全也在提高。英国的能源市场(包括天然气和电力)现在是充分竞争的,所有消费者都能自己选择供应商。除了天然气网络和电网本身的自然垄断之外,已不存在价格控制。这些市场也摸索出了应对安全问题的机制。

  比如:期货价格上涨表明有投资必要,会给投资者带来动力;短期价格走高的预期会激发人们投资于扩大储备;可撤销合约让人们在应对先前的短缺时有了一定的灵活性;能源监管当局提供的商业鼓励措施保证了供应网容量的及时扩充、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供应能力、对用户不会实行差别对待。正如英国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曾指出的,这个领域的新设施投资一直在推进,目前英国的电力和天然气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靠、更高效。

  不幸的是,在欧洲大陆的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这样的机制。在竞争性市场缺位的情况下,政府势必成为安全的主要守护者,他们只是简单地将安全理解为尽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政府在制定旨在改善能源安全的政策时,允许并支持能源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应是其首要目标。英国同样应该充分放手。近年来,英国出现了一些倒退,干预似乎有抬头的迹象。欧盟其他国家的政府应放弃对减少进口依赖的迷恋,别再犹豫不决、拖拖拉拉,应该集中精力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的国内能源市场。开放天然气和电力网络及储备设施市场,加大对企业的激励措施以使市场参与者得以涉足所有的供应来源,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安全形势。保证天然气和电力的零售及批发市场的充分竞争也有同样作用。

  与此同时,政府应停止以提高能源安全为名主观决定哪些能源领域应获得优先发展──比如说是优先发展核能、可再生能源还是优先在可提高能源效率的项目上投资。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获得作出这些决定所需要的信息,而且,他们极有可能受到来自利益团体的影响,利益团体的干扰可能导致政府付出巨大代价,结果反而有损能源供应安全。

  (龚山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