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和走势分析(2/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5:31 世华财讯 | |||||||||
报告单位及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全文(2/3): 二、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进出口的影响分析
1、人民币汇率变动改善了贸易收支平衡 汇率调整对于改进和调整一国的贸易顺差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以1994年四季度至2006年一季度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出口函数进行了估计。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约为-1,即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贸易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相应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贸易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进口价格弹性约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相应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贸易进口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 由于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绝对值之和为1.4,大于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因此,人民币升值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模型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出口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影响的时滞大约为3-6个月,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应逐步递减,其中对出口的效应可维持两年,第二年影响减弱一半,两年后消失,对进口的效应维持一年。 按照对进出口弹性的测算结果,我们估算了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直接影响。初步估计,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影响当年第三季度贸易出口量减少1.9%,第四季度减少4%,2006年第一季度减少3%,预计2006年第二季度减少2.8%;影响当年贸易进口量增加0.5%,2006年第一季度进口量增加0.4%。 从汇率改革后的进出口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出口增长放慢、进口增长提速的特点。就出口来看,在世界经济稳中趋升、国际需求旺盛的情况下,2005年7月后,我国出口增速有所下滑,2005年11、12月份当月出口增幅下降到年内新低,分别为18.4%、18.2%。2006年前几个月,出口增速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汇改前水平。1-5月份,出口增长25.7%,增幅比去年同期低7.5个百分点。从进口来看,进口增速从2005年8月份开始明显提高,2005年8-12月份,进口增长22.7%,高于1-7月份13.8%的增长水平;2006年1-5月进口增长2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加快与我国经济呈现全面加速密切相关,但也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不无关系。 ------------------------------------------------------------ 表1:汇改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名义有效汇率 升值幅度(%)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2005年7月 1.9-1.40.2 2005年8月2.5-1.90.3 2005年9月3.1-2.30.3 2005年10月 4.6-3.50.5 2005年11月 5.8-4.40.6 2005年12月 5.3-4.10.6 2006年1月3.4-2.60.4 2006年2月4.2-3.20.4 2006年3月4.3-3.30.5 2006年4月3.6-2.80.4 2006年5月2.9-2.20.3 ------------------------------------------------------------ 2、人民币升值不能根本解决我国贸易顺差的问题 中国贸易顺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集中美国和欧盟。按我国海关统计,在2005年我国全部1019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中,对美贸易顺差达到1141.7亿美元,对欧洲贸易顺差为691.9亿美元,而对周边国家则是大额逆差。今年前五个月,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分别为503、306亿美元。二是加工贸易是主要形式,2005年加工贸易企业顺差为1424亿美元,今年前五个月,全部贸易顺差为468亿美元,来自加工贸易的就达到640亿美元。因此,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中国加工、美欧消费”的全球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和产业转移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加工贸易的规模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产业转移速度与水平,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人民币汇率调整难于改变产生贸易顺差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中国贸易顺差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