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国研中心专家巴曙松: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急需建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5:21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金融机构开始向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金融体制改革一揽子方案已酝酿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急需建立。

  据辽宁日报7月10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并结合自身的承受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开放将是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不二选择。最令人关注的是,银行业全面对外资开放后,目前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总比例不
能超过25%的限制,到年底对业务经营范围的自由度将不再有约束力。

  巴曙松表示,银行业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尘埃落定后,就已全力以赴备战境外上市工作,目前已取得不错进展。在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寻求经营转型的步伐得以更大迈进。比如广东发展银行引入外资的方案待批,招商银行确定了赴境外上市事宜。这些银行普遍加大对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低资本消耗业务的投入,纷纷启动了零售银行主导的发展战略。招商银行的财富账户异军突起,民生银行的

零售业务在大力扩张中。中信银行年初也确定了3年内零售业务占比达到20%的目标。

  巴曙松认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资本充足率约束和管制放松的背景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开始注重自身的成长质量,开始向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

  巴曙松表示,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一揽子方案已酝酿出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十余项重要改革举措。这意味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即将出现重大突破,意味着在政府的引导下,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在农村吸引的资金被运送到城市的“虹吸”现象将有所改观。

  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和有关机构的改革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2006年将进入攻坚和提升阶段。银监会提出农村信用社将在2006年用一年的时间,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全面过渡到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五级分类;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也在积极讨论之中,将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协同进行。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提速,融资融券业务正在酝酿。巴曙松介绍,进入2006年以来,先后有新疆证券、河北证券、中关村证券、中国科技证券等券商被接管或关闭。证监会确定在年底实现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巴曙松认为,目前看,对风险突出、整改无望和发生严重违规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

  保险业在全面开放一年以后,正由对保费收入高速增长的追求转向平衡发展。保险巨头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水平,致力于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集团。中国人寿股份目前正在进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太平洋保险将太保寿险约25%的股份出售给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和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则将在2006年进行二次改制,通过市场化融资渠道,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投资者,以实现集团公司从国有独资向股份制转变,并将择机整体上市。巴曙松介绍说,国务院已相继批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又一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保险资产结构调整和盈利模式转换。

  巴曙松表示,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应当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市场。在直接融资的发展方面,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同样应当受到关注的是债券市场。目前,发展直接融资的共识正逐步达成。

  巴曙松指出,随着2006年2月底股改公司总市值顺利过半,标志着

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证券市场的合理定价机制正逐步形成,这意味着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条件已经形成,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市场约束功能即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也将进一步增强。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定价的优质企业上市,必然会对激活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从2006年开始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巴曙松认为,这意味着政府发行国债只要余额没有超过立法机关批准的额度,就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国债发行的品种和期限结构。国债余额管理的推出将使

财政部短期债券供给积极性增加,收益率曲线日益完善,可以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随着国债余额管理的推行,短期国债将可逐步替代央行票据吸引目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挪出更多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以双边授信为基础,通过自主双边询价、双边清算进行的即期外汇交易,客观上将形成分层的外汇市场体系,即具备实力的大机构之间相互进行大额交易,同时大机构承担做市职能,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而央行同时引入的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活跃外汇市场交易,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培育金融机构的做市能力,人民币的浮动显得更加灵活。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巨大进展,提供更多的规避金融风险和活跃市场交易的衍生工具的要求日益迫切。巴曙松介绍,目前中国政府正积极筹建金融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推出时机已经逐步成熟。

  企业年金市场和产业基金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人保财险三家央企获批建企业年金。巴曙松指出,这表明规范的企业年金运作正式起步,新的制度平台基本搭建完毕。企业年金参与者的增加从短期看有利于包括债市和股市的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从中期看将促进社保基金的完善,推动保障型市场的发展,促使居民减少防范性储蓄存款,增加投资性资金的运用。

  针对目前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巴曙松分析,从目前的政策趋势看,利率市场化在2006年会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推进过程。央行2006年2月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要在巩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政策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此前也有央行人士表示,除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外,其他期限存款的基准利率可能被取消。另外,央行表示将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利率形成机制,这意味着央行利率决策的灵活性、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能够更好地通过利率的调整向市场传导政策信号。

  巴曙松认为,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将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外汇管理局已经表示2006年将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2006年还将引导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资金间接进入境外资本市场;将逐步降低保险公司境外证券投资的准入门槛。将研究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和存托凭证等有价证券及跨境资金流动所涉及的外汇管理政策。外管局2006年还将规范境内居民持有境外股票及股票期权的外汇管理规定。

  据巴曙松介绍,中国人民银行正围绕金融生态的建设,立足于经济转轨的现实,从制约金融生态的一系列关键环节着手,强化服务职能。央行的职能定位需要服务于总体的金融监管框架的调整,服务于转轨经济的环境。服务型央行侧重于提供金融生态中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素,为金融运行提供更为迅捷的交易平台和更低廉的交易成本。例如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不同地区的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进行分析和评估,都有利于督促良好的金融环境的形成。

  随着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和3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在境外成功上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更加紧迫地摆到保险业面前。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巴曙松认为,产能过剩、经济平稳回落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观察。

  到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从不良资产与经济周期的历史波动轨迹看,通常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经济景气迅速上升时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经济出现较大起伏,高速扩张的信贷必然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

  巴曙松认为,对于产能过剩是否会导致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上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并不能就此认为此次经济调整和产能过剩就一定不会给银行带来不良资产的上升。这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如银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投放的信贷是否在风险控制和风险定价方面作了充分的预防?银行对不同产业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否有了超前性的把握,以避免过多介入到目前已经出现的过剩产业、特别是过剩产业中的劣势企业?巴曙松强调,产能过剩的产生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不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市场化的角度来考察。

  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仍需加强。巴曙松分析指出,国有银行案件频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诸多缺陷仍然没有消除。当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无论是业务程序、绩效考核、还是提拔任用,风险管理部门在现有的框架上难以独立发挥作用。金融内控机制缺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支机构众多、层次众多。

  据了解,目前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层级一般有七级,较之现有的政府机构的层级还多,导致上级行不能动态有效地掌握下级行的经营管理动向,无法保证其最终汇总的信息能如实反映一家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巴曙松认为,如果说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通常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话,那么,国有银行往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这种层级过多、控制不力导致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急需建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将以不同的方式打通不同金融市场的隔离。巴曙松指出,在这种趋势下,即使监管机构基于惯例确认各自的监管权力范围,纷涌而出的跨市场创新又会迅速模糊这种边界。与跨市场创新相伴而行的是金融控股公司热潮的兴起。尽管目前有不少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得到类似中信集团这样的官方批准,但是其横跨多个金融领域的现实决定了这种多元化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其对于中国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体制的影响,决不会因为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可以回避。

  (吴耀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