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外债的增长稀释和对冲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14:11 世华财讯

  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外债正在扮演着社会资金调节器和人民币汇率套利工具,不断增长的外债进入中国,使得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和对冲;短期外债比重不断上升对中国外汇资本流动也将带来潜在威胁。

  据全景网6月30日报道,分析文章认为,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879.05亿美元,比2005年末增加68.60亿美元,增长2.44%。短期外债余额为1610.43亿美元,比20
05年末增加49亿美元,增长3.14%。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例达到了55.94%水平,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25%水平。

  我国短期外债比重超过国际警戒线状况是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的。虽然期间一度有所回落,但到了2003年上半年短期外债比重开始快速地升高。

  文章认为,短期外债比重不断上升对于中国外汇资本流动将带来潜在威胁。一旦出现外汇资金流动与目前态势相反情况出现,那么势必对中国外汇市场乃至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虽然目前中国进出口单月贸易额很大,并且保持一定数量顺差;外汇储备绝对数额也超过了外债余额3倍。但是如果考虑到短期外债偿还在数量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的特征,那么任何外债快速释放偿还的需求,对于中国外汇市场都会带来冲击,甚至可能由此波及和影响到海外债券市场。

  文章指出,短期外债过快上涨是否对国家外债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外汇储备规模远大于短期外债余额,中国不存在总体的偿债风险,也不会即刻威胁到我国外债安全。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讲,由于其短期债务较多,不排除将来集中偿付时有可能出现个别的偿付困难。当各种不利因素聚集起来之后,形成在一定时期和在一定范围的系统性风险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比较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增长率与外债增长率趋势和波动周期发现,两者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联动性。经济增长时,外债明显上升;经济回落时,外债增长率也处于下降的状态。

  2005年末数据显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经济总额已经达到接近63%程度,这是进出口贸易连年高速成长、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量进入结果。如果加上外债余额不断创新高的事实,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强对外依赖性。

  文章认为,随着美元汇率不确定性加大,相当多的国家都在利用这一时间加紧归还外债进度,削减外债数量。例如俄罗斯、拉美、东南亚等国。中国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元资产过多的问题,不断升高外债规模对于未来中国国家金融安全构成潜在的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受到冲击比其他亚洲国家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外债。而当时那些拥有较大数量外债国家无一不遭受了强大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压力。

  中国曾经在2000年和2002年成功地削减了外债余额的增长。可是在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又出现了较大幅度外债增长,并且打破以往多年外债余额均衡增长,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这种超速增长是令人不安的。

  文章认为,从近年外债季度增长数量变化情况与对应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实施特点、信贷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来看,一般第三季度为一年中外债增长数量最大;而第三季度增长数量为最小。因此虽然2006年第一季度外债增长较少,随着政府新的信贷紧缩政策的实行,预期第二季度外债增长一定超过第一季度速度。中国外债正在扮演着社会资金调节器和人民币汇率套利工具。不断增长的外债进入中国,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和对冲。2004年第二季度出现大量外债涌现,应该是在宏观调控最为严厉、社会资金出现高度紧张之时,国内某些地区、某些机构,为了缓和资金压力,保持投资项目进展,采取了大力借入外债方式。而2005年第二季度外债数量大幅增加应该认为与人民币升值前后市场氛围有关。同时国内有部分隐性外债不在常规的国家统计之列,并且以各种不同方式和形式存在于国内。因此目前外债余额数量有低估可能,实际数量可能要比目前官方公布数据要大。

  (吴耀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