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否加息面临两难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06:12 世华财讯

  经过了一连串的加息后,美国经济开始走软,但通胀率却小幅走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否加息面临两难选择。

  综合外电5月22日报道,经过了一连串的加息后,美国经济开始走软,但通胀率却小幅走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是,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冒着经济衰退的风险进一步调高利率;另一方面是,为支撑经济增长,美联储冒着通胀率上
升和失去信誉的风险保持利率稳定。

  目前的情形同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在其18年任期中所经历的3次情况类似--分别是1989-90年,1994-95年和1999-2000年。每一次格林斯潘都是在通胀达到高点前停止加息。其中两次导致了经济衰退,一次导致了增长放缓;每一次的通胀率最终都低于当初的水平。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货币经济学家马克,格特勒(Mark Gertler)说,这是困扰央行多年的问题。1995年,他与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任职的伯南克进行的一项历史经验的研究发现,在Fed收紧银根6个月之后,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通胀率直到1年后才会开始下降。

  当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上升和央行面临上调利率还是观望等待的艰难选择时,结果常常是令人倍感煎熬的时期。美国经济目前可能就面临这种情况。在第一季度经济高速增长后,由于利率上调和能源价格高企导致住房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目前的增幅正在放缓。伯南克5月18日表示,很显然,

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不过趋势相当平和。从05年4月至06年4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3%。这是一年来通胀率的最高值。

  市场对复杂的经济状况感到彷徨,债券收益率反映出对伯南克是否将把长期通胀率控制在低位的担忧在加剧。格特勒称,随着核心通胀率的走高,Fed新任主席明显不希望让通胀预期上升。

  自04年6月以来,Fed已经16次将短期利率目标逐次上调0.25%,目前已经达到5%,央行中的部分官员有意在近期暂停加息,以评估此前的加息对经济的影响。

  堪萨斯城联储总裁霍尼(Thomas Hoenig)1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效应,但处于经济周期之中很难以做出判断。他仍强烈反对允许通胀率上升。但他也不希望采取过激行动。

  霍尼称,经济的强度和通胀率的涨幅都超过了他的预期,他将此归因于2004年和2005年非同寻常的低利率水平。他预计,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增长率和通胀率今后会逐步趋于温和。但将会密切关注经济数据。

  不过,Fed并未对近期通胀率的上扬等闲视之。旧金山联储的经济学家格兰.鲁迪布什(Glenn Rudebusch)说,通胀压力出乎意料地坚挺。他认为最新的物价数据“有些令人担忧。”

  这些自相矛盾的担忧使央行的下一步举措更令人难以预测。Fed官员将在6月28-29日举行会议,讨论利率问题。期货市场近几周对会议结果的判断不断变化。5月19日,市场认为再度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

  这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格林斯潘会怎样做?历史提供了一些线索。

  根据1990年3月份的会议记录,格林斯潘对企业和消费者财务状况的脆弱感到焦虑,同时也称通胀压力令人烦恼。不过,Fed仍保持利率稳定,直到当年7月份才下调利率,不过已经为时太晚,未能阻止由于当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等原因引发的经济衰退。

  在1994年,对通胀担忧盛极一时,Fed逐步上调了利率。当年11月,格林斯潘提出大幅加息75个基点。当时的副主席阿兰.布林德(Alan Blinder)表示反对。

  格林斯潘按照他的设想加息75个基点,并在次年2月份再度加息50个基点,然后保持了利率稳定。经济明显放缓,但未陷入衰退。通胀率又小幅走高了几个月,然后开始回落。

  不过在2000年时,经济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在多次上调利率后,Fed在5月份停止了加息。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简.哈丘斯(Jan Hatzius)说,核心通胀率在2000年全年和2001年上半年都加速上扬,而经济却疲弱了许多。在2000年年中时,

股票市场和投资支出都显示出下跌的迹象,但Fed直到2001年1月份才减息,由于时间太晚而未能避免3月份开始的衰退。

  目前,哈丘斯认为,Fed应更加关注显示经济走软的数据,而不是显示通胀率走高的数据。但目前的通胀水平决定了经济需要放缓多少才能让通胀率回到让Fed感到放心的区间。

  他说,并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但Fed在6月28-29日的会议上做出决定前还有充足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数据。

  (龚山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