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人民大学专家认为短期外债风险可控趋势仍须关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4:04 世华财讯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认为,中国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隐患,对于短期外债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引发的风险应予以密切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据金融时报5月19日报道,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债统计数据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该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中国外债余额为2810.5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561.4亿美元,比2004年末增加329.4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5.6%。这是否意味着,
短期外债的增长已经发出了“超标”的警戒信号。

  对于短期外债规模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室主任易宪容认为,短期外债的规模过大,意味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大,速度加快,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不断上升,对经济的风险就比较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

马来西亚、韩国都曾有一个短期资本大量流入的过程,因此短期外债规模作为债务危机的警戒信号之一,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密切关注。

  据外汇局公布的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在2002年年底短期外债占比为31.43%,此后便逐渐攀升,到2004年3月底突破了40%大关,达到40.66%,而在2005年年底则达到55.6%的历史高点。这一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25%的警戒线,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短期外债规模已经隐含了较大风险?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认为,评价短期外债是否产生较大风险,需要对外汇进出中国的结构进行分析。短期资金主要是通过QFII等形式进入中国,进行

证券投资。而从外债比例来看,虽然短期债务占到55.6%,但中长期债务的比重仍然较大。因此,他乐观地表示,外债结构的潜在风险不会太大,短期外债风险是基本可控的。

  同时,赵锡军认为,我国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并呈逐年递增态势。和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国际标准安全比率1∶1相比,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这一比率始终在国际标准安全线内,因而有足够的清偿能力支付外债,不会对我国金融秩序造成危机。

  易宪容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导致我国短期外债规模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进出口规模扩大,贸易信贷中进口延期付款和出口预收款随之增加;二是外资银行业务活跃,从境外融资相应增加,且以短期信贷为主,这也推高了短期外债;三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借债需求。而从短期外债结构分析中不难发现,贸易信贷的增长是我国短期外债占比增长的主要原因,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7.1%。并且,进出口迅速增长使得与贸易有关的融资需求上升,贸易信贷的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同时贸易信贷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进出口企业利用延期付款和提前收汇等方式来防范汇率风险的意愿较强。这表明,我国的短期外债大多具有真实贸易背景,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资金大进大出的局面。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为积极防范外汇金融风险,针对2005年我国短期外债激增的形势,外汇局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政策,适度控制外债流入规模。同时,外汇局还在积极推进外债预警系统建设,从而为更好地防范和控制外债风险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两位专家均表示,尽管我国短期外债的风险虽然可控,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隐患。短期外债的超标是个警戒信号,外债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包袱和极大危害。20世纪80年代拉美的债务危机,1994年至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都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对于短期外债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引发的风险应予以密切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赵锡军预测,央行加息以后,导致的短期债务的增长将可能会导致国内还款压力增大。但他也表示,这种变化幅度不大,外债的风险并不会大幅增加。易宪容则预计,从近期看,外债规模的变化会跟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关,而随着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的临近以及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外债管理的压力也日趋增加,建议在完善外债管理上加强事后监管力度,严控境外游资的流入,同时缩小本外币利差,提高对外债风险的预警能力和防范能力。

  (吴耀明 实习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