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复旦大学专家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10:29 世华财讯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孙立坚教授认为,面对同时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和国内物价指数持续低迷这两种现象,央行如何调控正陷入两难的困境中。

  据第一财经日报5月18日报道,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172亿元,同比多增1750亿元,继续创下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但同时,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2%,企业商品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

  一边是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反弹,一边是国内物价指数持续低迷,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孙立坚教授认为,面对经济中同时出现的这两种现象,如何调控正陷入两难的困境中。

  一方面,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造成了中国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由此引起的信贷反弹需要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回收。但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水平的低迷则表明,投资快速增长导致的产能出现了明显过剩,而消费需求则远远不足。

  孙立坚表示,这些过剩产能在国内释放,就表现为物价水平低企,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无法吸收的情况下,过剩产能将通过贸易向国外输出,这就表现为贸易顺差的扩大。

  最近的海关统计显示,4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仍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达到了104.5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7.7%。

  孙立坚表示,产能过剩必然造成顺差的过剩,如今中国与外国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如果再受到影响,国内通缩的压力就更大。

  一方面不得不紧缩,另一方面又必须防范通缩的危险,央行的紧缩政策必须十分谨慎。而事实上,与2004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央行2006年上调贷款利率的做法也被认为是非常温和的。

  光大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由于目前贷款利率上限是放开的并允许下浮10%,贷款利率提升主要影响到某一利率区间的一小部分企业,其他企业则完全不受影响。对比准备金率政策,这一政策的影响面和影响程度相当有限。

  高善文还认为,目前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由

汇率升值和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压缩信贷投放、提高利率压缩实体经济显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孙立坚表示,如果放开汇率,让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货币过剩的压力就可能得到一些缓解。但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改革、贸易结构的调整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放开汇率可能对国内银行和传统的出口企业形成打击,央行在汇率方面的举措也十分谨慎。

  孙立坚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空间实际上越来越小。

  此外,孙立坚还指出,物价水平的低迷还反映出过剩的货币量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并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如果这些货币转而流向了资本、货币等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赌

人民币升值,就可能造成资产价格的扭曲,从而蕴含着潜在的危机。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从当前央行采取的上调贷款利率的政策效果来分析,其信号作用大于实质作用,并没有缓和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何在本外币政策兼顾的两难选择下减少流动性,对央行将是一个长期的严峻挑战。

  (吴耀明 实习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