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初级商品价格扬升推高美国通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 14:08 世华财讯

  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初级商品价格扬升推高美国通胀,这可能为美联储提供信心,使之放心地在升息之后稍事停顿,同时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不会面临多数消费品价格加快上涨的危险。

  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5月12日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节节高升的黄金、铜和石油价格预示美国通胀将进入危险的加速上扬时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近期飞涨
的初级商品价格正在渗透到美国核心通胀当中。

  这可能给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提供信心,使之放心地在连续22次升息之后稍事停顿,同时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不会面临多数消费品价格加快上涨的危险。

  美林分析师罗森伯格指出,这是有史以来对最终物价渗透压力最小的一次。

  他表示,有两个因素抑制了这种渗透:其一是美国工人生产力大幅提高,限制了薪资通胀;另外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

  另有人认为,这种渗透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因为很少有哪种商品处于真正稀缺的状态,其价格高涨更多地是反映了对冲基金和其它投机客开始把商品作为新的资产类别加以热捧。

  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主席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本周(5月8日当周)的言论打压了铜价。市场的反应更多地是源自投机力量,而非基本面因素。

  在所有商品中,石油获得了最多的关注。FED也在竭力平衡创纪录油价带来的冲击,其可能遏制消费者和企业支出。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资深分析师施特劳斯表示,其估计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将拖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0.25个百分点左右。

  涵盖19种期货合约的全球商品价格综合领先指标--商品研究局指数(CRB)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大约15%。

  这期间,金价和铜价也像油价一样飞涨,分别扬升约62%和150%。黄金是传统的通胀避险工具,铜价则是工业需求的晴雨表。

  Capital Economics的资深国际分析师阿什沃斯称,虽然商品价格涨势看起上去很强劲,但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似乎十分有限,可能再过12-15个月也不会显现。”

  相反,他认为近期油价可能导致美国实质消费单这一季就减少430亿美元。

  FED官员无疑对历来波动性很大的商品价格保持密切关注,但他们比市场更关心经济数据,以确定通胀效应是否出现传递。

  施特劳斯称,以前

能源价格也曾高涨,但随后便骤跌,如果中国等市场的需求回落,能源价格或将大幅下跌。

  FED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升幅接近央行“可容忍区间”的高端。

  不过年初以来该指数涨幅并未创下新高,3月时的升幅2.0%与去年12月的水准一致。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亦依然得到良好控制。

  FED在最近公布的褐皮书中称,尽管能源价格处在高位且投入物价一直在上升,但许多美国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却难以调高产品售价。

  商品期货投机愈演愈烈?

  近年来对冲基金将商品期货纳入资产组合之列,用大量资金追捧有时候流动性有限的期货合约,从而推高价格。

  嘉吉(Cargill)执行长斯塔利称,对冲基金买盘推动部分商品价格脱离了基本面。

  其称,流动性超过了其记忆中的水平,投机客有能力将价格扭曲至极高水平,令终端用户宁可“置身事外”,直到一切归于正常。

  其结果可能导致实货与期货的价差扩大--这将倾向于抑制较高期货价格对整个批发链条的影响。

  同样,美林研究表明上市和非上市交易初级商品的价差06年亦触及纪录高位。

  尽管中国快速的工业增长通常被视为导致许多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但是美林称当前的价格荣景已经超过了全球经济增长的程度。

  Capital Economics的阿什沃斯指出,尽管截至4月底CRB金属指数较上年同期大涨了60%,但是衡量所有工业原材料现货价格的指数仅增长了18%。他称,其计这可能最终演化为核心CPI温和上涨0.2%。

  (黄敏佳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