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2006年第一季度经济景气分析报告(3/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4:40 世华财讯

  报告单位及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景气课题组

  组长范剑平副组长王远鸿

  成员张永军伞锋程建华

  李若愚徐平生

  执笔王远鸿伞锋李若愚

  徐平生

  全文(3/4):

  6.人民币贷款猛增,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在今年一季度转变为“宽货币、松信贷”。一季度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新增贷款规模比出现经济过热的2003年和2004年同期新增贷款规模还要高。按照目前贷款投放的速度,今年全年贷款规模将远远超过年初预定的2.5万亿元的增长目标。

  一季度贷款增长主要集中在企业部门。相对于中长期贷款,一季度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满足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等流动资金的需要。一季度,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6321亿元,同比多增3209亿元。由于票据融资的资金用途不易控制,不排除部分企业通过票据贴现筹集资金进行产业投资的可能。因此,宽松的信贷投放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提供了资金条件。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总规模同比增长35.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3个百分点,其中来自贷款的资金同比增速由去年年底的19%升至3月末的33.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9.6个百分点。

  7.市场信心指数和PMI指数持续增长

  与上述这些指标相比,近几个月以来,反映市场预期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及采购经理指数都处于上升区间。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经济前景看法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为95.8、95.9和96.7点,呈现不断增长之势。同期,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也比上季度提高7.7点。另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11个月以来的高点,显示企业新订单、生产、采购量、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情况都处于近期高峰。

  三、当前

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1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国际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地位是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中国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的直接原因。

  1.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地位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凭借巨大的劳动力规模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更快地融入到国际分工中,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国际生产体系中的重要一极。占据国际分工另一极的是美国,它凭借着技术垄断地位,成为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创造中心。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只占世界的5%,但增量占世界经济增量的25%左右,美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30%,增量约占世界经济增量的50%左右。中美两国凭借着各自巨大的增量经济规模而对世界经济发挥重要影响,其他国家则在这种分工体系下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在这种分工主导下,近年来不仅是中美两国经济,整个世界经济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中国对初级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帮助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等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国提前偿还了IMF债务,中国对资本品需求的增长,成为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可以说,这一分工框架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基础。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这一角色的取得,是20多年来对外开放的结果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体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经济增长是以生产过程的复制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主。虽然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可避免地消耗大量的资源,但却有利于发挥本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和资本的快速积累,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捷径。目前世界上一些人口大国由于没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这一有利地位而失去了发展机遇。

  当然,这种分工是动态的,特别是对于处在国际分工低端的中国来说,这种地位难以长期保持。这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低水平;通过这种模式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小、成本却越来越高,资源与环境约束对这种增长模式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些人口大国正试图替代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积极进入高端领域。

  2.在这种分工主导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地位是导致经常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下,美国的技术创新速度赶不上在中国的产业化速度,同时居民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弹性明显大于对制成品的需求弹性,从而导致作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品生产国的美国,其出口规模小于进口规模,作为技术产业化的中国,其进口规模小于出口规模。从资本项目看,美国的技术创新在中国的产业化过程是通过美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实现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在华投资也起到类似的作用,从而成为中国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正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国际分工中不同的地位,决定了两国在国际收支中的不同地位。

  中国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中美两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意味着人民币兑换美元的

汇率要进行调整,人民币对美元面临着长期升值的压力。虽然去年7月21日,人民币小幅升值,改革了汇率形成机制,升值压力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强化。在
人民币升值
预期下,尽管个人、企业、商业银行持汇额度和头寸均有所放开,但市场主体多倾向于短期结汇。“双顺差”不断转变为外汇储备,中国中央银行需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量投放人民币资金。今年一季度,累计新增外汇占款增加5282亿元,同比多增1195亿元。3月末,外汇占款余额同比增速仍高达35%。在外汇占款的持续投放下,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具体表现为:一是金融机构存差仍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3月末,存差同比增速高达41.4%,比去年同期高9.4个百分点。二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低位。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66%和1.47%,分别比去年同期低0.32和0.23个百分点。

  (程笛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