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面临地方政府的两大困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4:35 世华财讯 | |||||||||
宏观调控面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货币流动性偏大的两大困境,未来的政策体系中如果没有对应政策对冲,整个宏观调控体系效果将难以保证。 据中国证券报5月10日报道,4月下旬以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实际上,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的调子早已定下。4月1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明确指出一季度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强调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和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在“政策树”中并没有对应政策去对冲。换句话说,未来的政策体系中不把这一块补上的话,整个宏观调控体系就会出现漏损,其效果将难以保证。 另外,货币流动性偏大是导致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失灵的第二个主因。在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扩张能力明显增强,大量超额资金以较低利率从银行涌向了社会,导致投资出现快速增长。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为计划新增额的一半,同比多增5193亿元。消除季节因素后,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季环比折年率为16.8%,比2005年末高3个百分点,出现了所谓“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现象。而且,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因为银行存款速度远高于贷款速度,这种局面仍将维持下去。一个推论依据就是,即便是在2006年一季度贷款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的存贷差依然还在快速上升,总规模已经接近10万亿元。 正因为如此,最近有关部门出台的金融政策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有两个:一是提高了贷款利率,二是调整了六项外汇管理政策。 央行上调贷款利率,很明显是要以此向市场传递一个紧缩的信号,表明央行对前期过热的贷款增长表示担心。但值得注意的是,调高贷款利率而保持存款利率的不变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有可能导致其更加积极地发放贷款。央行本次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还取决于货币需求者即企业、个人对利率是否敏感以及对未来投资回报的预期。 目前看,经济环境对货币政策效用的充分发挥有一定制约:一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尚未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还不能够主动地、敏感地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并根据价格信号灵活做出决策。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还不充分,经济体制运行尚缺乏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三是市场体系不完善,除消费品市场比较发达外,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科技市场发育迟缓,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我国目前货币流动性严重过剩,而调息在这方面却几乎无济于事,因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均受到限制,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八成以上的各主要渠道都是中央银行没法控制的,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足够的调控能力,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提高利率只是一种“堵”的策略,虽然可缓一时,但如果我们不能为银行巨额的富裕资金找到有效分流渠道的话,持续数年之久稳健货币政策的“决堤”将不可避免。 央行公布的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在“五一”节过后正式生效。按照其中后三项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可进行相关境外理财投资。这表明,香港政府5年前向中央政府建议的QDII因此将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在理论上讲,QDII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疏”的方式。不过,受人民币升值预期、良好投资机会较少和海外市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QDII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只能形成一条涓涓细流,难以起到有效的“泻洪”作用。 (吴耀明 实习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