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美国就业数据并不疲弱 利率前景仍不明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9:36 世华财讯

  尽管美国就业人数增幅弱于预期,但招工活动仍保持了强劲的水平,足以消化正常的新增劳工数,就业数据仍没有明显拨开货币政策前景上的不明朗性。

  综合外电5月8日报道,表面来看,美国4月份就业市场的表现似乎提高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很快暂停--如果不是彻底终止的话--紧缩周期的可能性。

  但这种情形不会很快发生。这个看起来对货币政策面具有平抑作用的数据其时也同样发出了一些强烈的预警信号,这种信号可能会让Fed谨守紧缩政策。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3.8万人,而3月份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则被温和下调。这种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有些令人失望,因为经济学家们此前的估计为增长20.5万人。

  然而,4月份的失业率依然持稳在历史低点4.7%的水平上,但平均小时工资则较上月增长了0.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8%,创2001年夏季以来的最大年度升幅。在经济形势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这类数据对央行决策者们就可能显得至关重要。Fed定于下周三开会议息。华尔街方面普遍预计,届时利率将从4.75%上调至5%。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在此之后的利率前景又会怎样发展。

  那些预期加息即将停止的人们坚信美国下半年度的经济增速将会减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把经济减速归咎于住宅市场的降温。他们还预期,通货膨胀压力将继续得到控制。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Fed可接受区间的高端。

  不过,面对近几周来所公布的经济数据,这种观点有些站不住脚。大量有关住宅市场的数据表现意外强劲。与此同时,4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指数也表现强劲,原因是油价经历了新一轮上涨,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哪怕事实上这对经济增长也是一种拖累。

  在当前通货膨胀阴影依然挥之不去的环境下,此类强于预期的经济数据无疑是Fed最感到忧心的问题。甚至央行官员们在一再就货币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发出信号的情况下,也还是提到了对有关美国经济较高资源利用率的切实担忧,这种高水平的资源利用率是产生通货膨胀环境的主要诱因。

  正是由于Fed上述的担忧,经济学家们才会普遍认为,尽管就业人数仅出现了温和增长,但这一就业数据应该会让Fed感到担忧。

  Decision Economics经济学家Cary Leahey表示,债市在就业数据公布后上扬,显示出市场认为该就业报告较为疲软,但他本人的观点是并不尽然。Leahey称,就业报告并不算糟糕,他认为其实只有标题数据算是唯一的疲软之处。尽管就业人数增幅弱于预期,但招工活动仍然保持了强劲的水平,足以消化正常的新增劳工数。

  而经济学家这次更关注的是一些表现较好的数据,如工资上升、工时延长及依旧处于低水平的失业率。Insight Economics的Steve Wood表示,劳工市场的逐步趋紧正在提高小时工资水平,进而使得企业开始慢慢延长工时。尽管就业人数增幅不济,但工时的增加显示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

  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力图为就业人数增长的不温不火作出解释。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经济学家Drew Matus就指出,在4月份制造业就业人数上升的同时,

零售业招工数的下降就显得有些令人费解。在就业报告中较为扑朔的招工内容部分,似乎有太多的因素显得不合情理。

  遗憾的是,就业数据没有明显拨开笼罩在货币政策前景上的迷雾。但可以肯定的是,若Fed在下周决定暂不加息,对市场而言则不啻为一记霹雳。但除此之外,Fed并没有提供明确的政策方向指引,仅仅曾表示利率前景与未来的经济数据表现息息相关。此外,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最近在国会作证时曾警告市场,即使Fed在某次会议上暂停加息,但并不代表央行在今年晚些时候的会议上不会调整利率。

  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人士对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完全取决于自身对经济前景的预测。经济目前维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并不意味著不会很快下滑,这为预计紧缩周期结束在即的人士提供了论据。但那些预计Fed将继续加息的人士则会指出,近期出炉的强劲经济数据证实了他们的预期:经济增长的美好时光会继续,Fed加息游戏还将继续上演。

  在某种意义上,就业报告只是加大了市场在预测利率前景方面的分歧。雷曼兄弟的Matus表示,该报告确实为Fed将停止加息的预期提供了一些佐证,但更多的是支持继续加息的预测。他再次重申,到今年年底Fed的基准利率将达到5.50%。

  (孙海琴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