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美联储3月会议:多数委员认为加息周期可能结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6:11 世华财讯

  美联储3月会议相关报道:

  美联储前理事:可能在近期考虑结束加息过程

  18日公布的美联储3月27日至28日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委员认为加息周期可能即将结束,同时还有一些人担心紧缩过度。

  综合外电4月18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二(18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3月底时,Fed的多数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其始于2004年年中的政策紧缩周期可能即将结束,同时还有一些人担心紧缩过度。

  在3月27至28日的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的委员们讨论了诸多问题,包括他们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处于温和水平、住房市场日益降温以及短期利率上升可能对经济产生滞后影响等。

  FOMC在会议纪要中表示,多数委员认为紧缩政策的结束可能已为期不远,但鉴于政策影响的滞后性,还有一些委员对紧缩过度感到担心。此会议纪要的发布时间与往常一样,距会议结束间隔3周。

  为抑制通货膨胀,FOMC上个月自2004年年中以来连续第15次提高隔夜目标利率,使该利率达到4.75%的水平。金融市场普遍预计,FOMC将在5月10日的下次会议上把该目标利率提升至5%,但对随后几次会议结果的预测则不甚明朗。

  3月份的此次FOMC会议是伯南克(Ben Bernanke)担任Fed主席以来主持的首次会议。会议又一次作出的逐步加息决定以及随决定同时公布的政策声明的措辞均显示,Fed的政策方向与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任时基本一致。

  FOMC在讨论前几个月的状况时表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一直持平甚至略微走低,该数据表明基本的通货膨胀状况并未处于上升过程中。

  FOMC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委员表示,

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似乎并未明显传导至核心通货膨胀,这一点令他们感到吃惊。但由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其他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因此核心通货膨胀至少在短期内有受到短暂影响的风险,这一点仍值得担忧。

  会议纪要显示,一些FOMC委员还在会上讨论了劳动力和产能利用增加的问题,而在过去的三次会议声明中FOMC都谈及了这一问题。几位委员认为,当前的劳动力和产能利用都处在与经济并未放缓的这一事实相符的水平。

  会议纪要称,FOMC委员还讨论了住宅市场有所降温的一些信号。他们认为,住

房价格上涨的势头放缓可能会拖累消费,并提高储蓄率。

  会议纪要称,与会人士预计房价涨势的回落将导致家庭储蓄率上升,抑制消费增长。同时,房屋开工建设的步伐放慢也可能直接压制整体需求。

  FOMC委员称,去年飓风过后的

墨西哥湾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只能有限地抵消住房市场基本面发展状况的影响。他们认为,住房市场的放缓程度难以预料。

  委员们称,在去年第四季度大幅下滑之后,经济增幅在今年第一季度似乎有强劲回升,但预计年内经济的增长势头会放缓。

  委员们表示,尽管住房市场的增长存在减弱势头,但美国经济增长的范围似乎仍很广泛,能源和半导体生产等领域的增长尤为明显。即使在住房支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企业支出仍可能保持强劲增长。

  委员们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同时面临著上升和下降的风险。有利因素是,全球经济增长在加速,同时非住宅类投资保持强劲。而不利因素是,住房市场放缓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以及长期利率可能突然上扬会抑制家庭和企业支出。

  会议纪要显示,FOMC一些委员担心市场错误解读Fed在3月28日宣布加息决定时随同发布的官方声明。在谈及未来的政策紧缩前景时,该声明沿用了1月份声明中的措辞。当时格林斯潘仍在位。

  会议纪要显示,声明中保留了“未来可能需要一些进一步的政策收紧来将风险抑制在大体平衡的水平”的措辞,一些委员担心,市场可能将此误读为:Fed认为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数次加息。

  一些委员还担心,金融市场可能不会完全意识到未来政策行动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的程度,尤其是在加息周期似乎正接近尾声的时候更是如此。官方声明中应包含何种程度的细节信息才算合适,委员们在此方面看法有些相左。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