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日本央行福井俊彦若示强将刺激日圆大幅上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21:49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下周二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若他的言论比市场的预期来得强硬,美元兑日圆可能迎来迟到的大幅下滑,而日圆走强将会令央行面临政府要求其维持宽松政策的压力。

  综合外电4月6日报道,如果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长有意在今年晚些时候加息,那么下周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最好不要露出一点蛛丝马迹。汇市将密切关注日本央行行长福
井俊彦(Toshihiko Fukui)下周二的新闻发布会。若从他的言论中传递出任何有关提前结束零利率政策的意图,都会给市场以推高日圆汇率的口实,导致日圆奋起直追,赶上近来欧元等货币兑美元的大幅飙升势头。

  分析师表示,日圆显著走强将损害出口商利益,日本央行可能因此而面临政府要求其维持宽松政策的压力,使得央行启动加息步伐的难度增大。

  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外汇交易联席经理Masamichi Koike表示,若福井俊彦的言论比市场的预期来得强硬,美元兑日圆可能迎来迟到的大幅下滑,在1个月之内跌落至113日圆甚至112日圆也不足为奇。

  日圆或将飙升这种猜测的背后,是日圆近来走势的不可理谕。

  例如,尽管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的季度短观调查数据表明企业信心犹存,按理这应会支撑日圆走势,但当天日圆

汇率却跌近1美元兑119日圆。虽然随后美元回吐了部分涨幅,但在格林威治时间0648,美元汇率仍高企在117.65日圆附近。

  此外,近几个交易日来一些货币市场的利率一直在上升,这通常也会推动日圆走强,但实际结果却恰恰相反。目前,3个月期十二月欧洲日圆

存款利率期货合约已升至0.72%,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这可能意味着市场预计到年底前日本将进行两次幅度分别为25个基点的加息。

  日圆在强劲的短观调查数据面前不涨反跌,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机构投资者在重新买入美元计价资产。

  据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驻东京分支机构的估计,在4月1日开始的新财政年度中,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的日本公共退休基金将在海外债市和股市买入最高达2.2万亿日圆(合约188亿美元)的资产。交易员称,这些投资者的买盘多在财年伊始现身市场,该因素正帮助美元兑日圆免遭下跌厄运。

  分析师表示,美元支撑同时来自市场依然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将继续加息的普遍预期,美日大幅利差也将因此维持不变。

  Fed 3月货币政策会后声明导致市场猜测,Fed将于5月把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5.00%,并可能于6月进一步提高至5.25%。Fed于3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4.75%。

  不过,许多分析师对上述因素能否长期支撑美元兑日圆汇价表示怀疑。

  原因之一是,机构投资者不太可能花费几个月以上的时间购买新的外汇资产。

  其次,Fed是否继续加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某些分析师表示,美国利率已升至足可遏制通货膨胀压力的水平。

  第三,自上年12月开始总体跌势以来,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和瑞士法郎的跌幅大于兑日圆跌幅,这一事实也令交易员怀疑兑日圆不久可能大幅上涨。

  众交易员表示,欧元同期涨约5.5%,日圆涨3.6%;这可能意味着日圆兑美元仍有潜在上升动力。

  福井俊彦下周二讲话可能措辞谨慎,以免引爆日圆积蓄已久的上涨动力。

  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期间,日本央行行长的言论将是市场关注的唯一焦点,鉴于日本央行刚于1个月前结束定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市场预计该行下周将维持政策不变。另外,日本央行曾表示,清除货币市场富余流动资金需要约3个月的时间,因此,该行在此期间内几乎没有调整零利率政策的操作空间。

  不过,某些分析师表示,如果福井俊彦万一无意中走漏了消息,引发日圆上涨的话,将使他难以在今年晚些时候紧缩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的短观调查显示,多数依赖出口的日本主要制造商将本财政年度美元汇率目标设在1美元兑110.60日圆,若美元能达到112日圆的水平,将仅较上述目标高1.5日圆,制造商可以通过远期合约卖出美元轻松消除这一差距。

  北京时间21:46,美元兑日圆报117.77。

  (贾宝红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