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台湾"央行"3月30日可能加息12.5个基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29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尽管物价压力有所缓解,但经济学家预计台湾"央行"将在3月30日的例会上将基准利率小幅上调12.5个基点,但为防止加息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该行同时还将利率水平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

  综合外电3月27日报道,尽管物价压力有所缓解,但台湾"央行"预计仍将在3月30日的例会上小幅上调基准利率。经济学家表示,台湾货币当局希望通过小幅加息来避免其利率
水平舆全球利率差距过大,同时还要将利率水平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防止加息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9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台湾"央行"将在即将召开的2006年首次政策会议上加息12.5个基点。

  若台湾"央行"如期上调利率,台湾基准利率将升至2.375%,这也是2004年9月下旬本轮加息周期开始以来该行第七次上调利率,当时基准的贴现利率处于1.375%的历史最低水平。

  经济学家指出,与2005年相比,该行如今在调整货币政策方面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原因就在于台湾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出现缓解,而占台湾本地生产总值(GDP)近二分之一的出口依然保持强劲。

  台湾2月份出口额较2005年同期增长26.4%,达到154.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2.5%。一方面原因是2005年同期比较基数低,另外,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旺盛需求也推动了本地出口大幅上升。

  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台湾经济也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2005年第四季度,受台湾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热销的推动,台湾本地生产总值较2005年同期激增6.4%,创下2004年第二季度增长9.04%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2006年前两个月台湾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降至1.84%的平均水平,而2005年第四季度为2.48%。

  JP摩根(JPMorgan)驻

香港经济学家Daniel Hui表示,过去一、两个月来,台湾通货膨胀压力已有所减轻,这为该行的货币政策调整赋予了更大的灵活性。而即便台湾"央行"决定加息,加息幅度预计也不会很大,因为台湾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令人担忧。

  花旗银行(Citibank)驻台北的经济学家Renee Chen指出,尽管第四季度台湾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但他认为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已达到本轮上升周期的顶峰,很难再有突破。预计继第四季度强劲增长后,台湾经济2006年仅能保持平稳局面;尽管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央行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仍不能掉以轻心。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驻香港经济学家Joseph Lau指出,尽管央行希望把利率提升至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但问题是台湾经济并未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迹象,换句话说,经济形势不足以成为加息的理由。

  受

信用卡发行商提高借贷要求影响,第四季度台湾个人消费增幅从第三季度的3.69%下降至2.77%。

  此外,抛开上述种种情况,台湾的实际利率水平的确过低。目前,台湾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为1.7577%,意味著在纳入通货膨胀因素后,台湾的实际利率水平为负的0.07%。

  不过经济学家们表示,为避免台湾和美国息差过大导致资金大量外流和新台币大幅贬值,央行仍有必要加息。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舆台湾贴现利率之间的息差已经从2004年9月份的37.5个基点扩大至225个基点。

  另据数据显示,本地投资者现在越来越热衷于购买回报率更高的海外资产。据台湾"央行"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5年第四季度,包括保险商和银行在内的本地投资者净买入了价值104.1亿美元的海外

证券,高于第三季度的96.8亿美元。

  不过,由于第四季度海外投资者也净买入价值132.7亿美元的台湾证券,结果造成了28.6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因此台湾"央行"对于资金外流的状况未感到过度担忧。

  可是经济学家警告称,一旦台湾和美国的利差拉大,就有可能导致大规模资本外流。而随着新台币资产需求下降,新台币兑美元也会迅速贬值,这却是央行所不愿看到的。

  星展银行(DBS Bank)经济学家梁兆基(Chris Leung)说,台湾"央行"必须上调利率以抑制资本外流,这不过是未雨绸缪。

  (陈洪亮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