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日本结束超宽松政策为时尚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3:05 世华财讯

  有分析认为,近来呼吁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声浪日渐高涨,但日本就此结束超宽松政策还为时尚早。

  综合外电3月7日报道,跨国投资管理公司Amvescap驻伦敦的首席经济师John Greenwood称,近来呼吁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声浪日渐高涨,其中包括日本首相。不过,虽然支撑者众从,而这一举动可能也会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而相当危险,关
键在于它怎么执行了。

  日本央行目前的策略始于5年前,当时日本经济急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来抵御通货紧缩的压力。日本央行通过这项被冠名为“定量宽松”的政策向日本银行体系注入大量资金,刺激银行放贷。央行曾经承诺,会执行超宽松政策直至通货膨胀率转为正数。

  一旦通货膨胀率持续为正──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这几个月就会实现──日本央行就很可能会降低

商业银行持有的高达30万亿日圆(2,576亿美元)的往来账户余额。目前也有很多迹象显示这项变动很快就会发生了。2月2日,日本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Toshiro Muto)就指出,央行将开始削减往来账户的规模,逐步降至2001年3月超宽松政策首次实施时的6万亿日圆。如果经济持续复苏且价格维持稳定,那么央行就会接着逐步上调利率了。

  这种行动步骤会犯下致命错误,John Greenwood表示。十五年来,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几乎毫无增长。贷款也只是刚刚开始加速。日本这十年来的通货紧缩基本上都要归咎于日本央行为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量不足。直到实行超宽松政策,央行才开始纠正前期的错误。如果央行不向金融体系大量注资,那么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肯定就会低于今天的水平。如果央行过早取消被称为过剩的流动资金注入,就会产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字下降这一人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无疑会让日本经济萌芽初露的复苏遭受重大打击。

  过早取消超宽松政策也会打击日本企业扩张业务的愿望。十年来,日本企业的资产价格逐步下滑,而实际负债──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等──却在增加。这就是日本企业近年来为何纷纷清偿债务,出售资产,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原因所在。要想扭转这种负面心理,仅仅价格稳定还不够,还要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只有到那时,日本企业才会再次开始扩张,更积极地从银行贷款。

  历史经验可以为鉴。仅以30年代的美国为例:1936-37年间,美国经济刚刚从1931-33年的大萧条中稍稍缓过气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的委员们看到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金,就三次决定提高准备金率,分别是1936年8月、1937年3月和5月。和日本央行今天面对的情形一样,当年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认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金是闲置资金,没有发挥什么经济作用。但是,这一串连续的准备金率上调,加上美国

财政部同期进行的黄金冲销──削减银行储备金的另一渠道──终于导致银根紧缩,直接触发了1937-38年异乎寻常的严重衰退。

  如果这还不足以令人信服,那么计算一下日本基础货币将要受到的影响也不难。截至1月31日,日本基础货币的规模为114.1万亿日圆:其中80.5万亿是钞票和硬币,33.6万亿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储备金和往来账户余额。如果像武藤敏郎暗示的那样,2006年削减24万亿日圆,那么基础货币就会缩水21%。

  John Greenwood表示,没人能够预言商业银行和其他人会对这些政策变动作出怎样的反应。一般说来(并非绝对),基础货币的增长对货币供给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些降低商业银行在央行往来帐户余额的措施几乎肯定会导致银行资产规模缩减。

  日本央行可以继续执行目前的政策,维持商业银行的账户余额或者说过剩储备。然后央行可以调整货币政策,从非常小幅度的加息开始,但前提必须是经济已经确定无疑地足够强劲了,通货紧缩也显然已经结束了。届时,可以肯定日本经济的扩张不会被非常小幅度的加息打乱脚步了。最好还是不要太早结束超宽松政策──这项促成了日本经济复苏萌芽的生命支持系统,不要由此冒上经济衰退、通货紧缩重燃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