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美联储消费者物价指数令美加息前景再成焦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4:12 世华财讯

  美国22日公布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7%,高于预期,数据令美国加息前景再成焦点,也再次证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将趋于紧缩的理由。

  综合外电2月23日报道,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表示了对物价压力的担忧后,仅仅一天之隔,这种担心就得到了验证,周三(22日)美国通货膨胀数据的出炉再次证明了货币政策将趋于紧缩的理由。

  美国政府周三宣布,因食品及能源成本的上升,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0.7%,高于预期水平。但这个坏消息因核心CPI数据的出现而被淡化,剔除食品和能源这两个波动较大的因素,Fed官员所关注的核心CPI在1月份仅温和上升0.2%。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CPI升幅为2.1%,低于12月份的2.2%。

  尽管

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总体CPI一直保持高升幅,但迄今为止,该不利因素尚未对核心CPI构成实质性影响,这一点令经济学家颇感欣慰。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忘指出,目前核心CPI增速一直在Fed可容忍区间的高端附近徘徊。

  Fed21日公布的1月31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更是将这一点表露无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成员在会议纪要中表示,虽然1月31日进行加息,但资源利用率可能出现的提高以及能源价格上升或将带来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这种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将对Fed继续加息构成有力支持,已有一些FOMC成员认为,当前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已经略高于长期理想水平。

  经济学家们表示,Fed对物价压力的担心和CPI数据所传达的信息并不存在矛盾。Comerica的经济学家Dana Johnson表示,从数据来看,总体CPI增速仍继续维持在Fed所认为的可容忍区间的高端;因此对于Fed而言,他们将继续按计划逐步升息。

  Johnson相信,FOMC将在3月28日举行的下次会议中将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4.50%进一步上调至4.75%。华尔街人士也对这次加息看法不一:多数机构依然认为Fed的下一次加息将标志著货币紧缩周期的终结,但也有许多人士猜测,Fed不会就此止步。Johnson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在达到4.75%后还有继续上调的可能,是否进一步加息将取决于各项反映价格水平的数据表现,实际上,物价压力已经成为Fed目前的心结。

  ClearView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Ken Mayland认为,迄今为止,Fed仍对物价压力趋势感到担心。这名经济学家指出,核心CPI的12个月趋势没有进一步恶化,而且最近3个月中已开始有所改善。但Mayland在写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CPI总体趋势仍然并不乐观,1月份CPI看起来还是过高;通货膨胀趋势尚未发生明显改善。

  部分人士认为,Fed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还会持续一段时间。RBS Greenwich的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表示,如果要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作出合理分析,必须将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与那些单纯因经济过快增长而带来的一般性通涨影响区分开来。Stanley指出,前一种因素即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通涨压力,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传导至核心CPI上。

  然而,后一种因素却仍然令人很头疼,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困扰著Fed官员们。Stanley表示,虽然1月份CPI数据显示通货膨胀问题略有改善,但它对于缓解人们对资源利用率等周期性因素上升的担心作用有限,而资源利用问题目前恰恰是影响Fed判断通货膨胀压力的一大关键因素。

  华尔街目前预计,今年年初美国经济增速将开始转强,以扭转去年年末所出现的意外疲软局面。但在今年下半年,经济发展势头将有所减弱,预计2006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将较2005年略有放缓。至于这是否足以减弱因经济增长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Stanley表示,只有在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2006年经济的实际增长迹象才会真正浮出水面。他解释称,对于美国经济而言,春季确实是一个关键性时期,因此在短期内Fed对通货膨胀问题必定不敢有所松懈。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