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标准普尔:中国资本及证券市场2006年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22:27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标普称,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总的来说表现出正面的前景展望,但仍然面临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并表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不足对资本的有效运用形成制约,导致证券市场上发行过度,限制了许多上市企业的前景。

  标准普尔2月7日消息,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总的来说表现出正面的前景展望,但仍然面临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该报告综合了标准普尔对亚太地区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
预测,并回顾了2005年的信用评级情况和证券市场表现。

  信用市场:

  中国各银行进入2006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在推动这一领域的改革。标准普尔金融服务评级分析师曾怡景表示:目前,中国各银行的信用质量很可能如标准普尔预期的那样有所提高。他还表示:在对许多中国的银行进行评级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预期,这也是2005年9次提升中国各大银行评级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中国企业而言,对产能过剩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担忧很可能导致利润受到挤压。标准普尔公司及公共基础设施评级董事总经理白培睿表示:政府政策变化和银行信贷的收紧也很可能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潜力。

  2005年标准普尔对大中华地区的企业发行的超过50亿美元债务进行了信用评级。其中大部分属于非投资级债券,这些高收益债券被渴求回报的投资者一抢而空。

  有信息显示2006年上半年的债券发行将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下半年很可能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和

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预期并购活动仍将活跃并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证券市场:

  标准普尔证券研究部门预测中国的GDP增长率将由2005年的9.3%适度降低至为8.8%。但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不足对资本的有效运用形成制约,导致市场上发行过度,限制了许多上市企业的前景。标准普尔证券研究部门副总裁陈丽子表示:他们发现证券市场上出现供给过度的情况,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有系统地剥离其持有的股份。她补充说:由于普遍存在的利润压力,经济的强劲增长没有体现为所期望的

股票收益提高。

  由于国内的贷款利率没能有效体现风险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过度投资,中国的很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尽管国家对

能源价格的控制可能限制了全球高油价带来的冲击,但许多行业的成本上涨速度要高于其价格上涨速度,造成利润空间持续面临挤压。

  (贾宝红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