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分析 > 正文
 

[汇市分析]2006年影响外汇市场的六大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11:23 汇赢投资

  2006年全球汇市将受一系列问题影响,诸如:主要国家利率,美国赤字、能源价格、人民币等问题。

  综合外电12月30日报道,在不断变化的汇市,2005年是受利率主导的一年;不过,包括欧盟宪法条约表决和飓风卡特里娜在内的一些事件也被列入影响2005年汇市的主要因素,因此2006年的汇市将不仅仅受一种因素指引。

  以下是应该会对外汇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几大因素:

  中央银行和利率

  主要货币国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在外汇投资者心目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美元很明显因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力度超过欧洲和日本而从中受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及其即将上任的新主席本?贝南克(Ben Bernanke)的决策将是至关重要的。Fed已将短期利率连续上调了13次。分析师预计,只要Fed继续加息,美元就会保持强势。因此,Fed是否会在2006年初将利率上调至4.5%或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在几个月后上调至5%或更高水平后停止加息,这点影响重大。

  不过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未来一年里的行动也可能削弱美元强势。预计欧洲央行明年将继续加息,而日本央行正在考虑结束其超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于2005年采取了5年来的首次加息行动。

  美国以外地区利率的上升应该会削弱投资者承受风险的兴趣,打击目前依然盛行的利率融资套利交易。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2004年,经常项目赤字是拖累美元的罪魁祸首,但今年美元却对经常项目赤字置之不理。不过,鉴于美国9月和10月份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再加上飓风卡特里娜带来的影响使美国财政状况恶化,明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看来会继续扩大。

  2005年,创纪录的资本流入帮助美国填补经常项目赤字,但投资者仍对这种相互平衡的局面能否维持感到担心。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将经常项目逆差列为明年最可能影响美元走势的第二大因素,紧随利率因素之后。

  美国住房市场和经济

  如果Fed的加息进程的确没有在2006年初就止步,全球投资者将关注的是,这是否会打击美国住房市场乃至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国债基准利率曲线本周出现短期国债收益率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现象,这使人们对Fed加息力度可能过头的担忧加剧。多数分析师认为,一旦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面对经常项目逆差的担忧,美元将会变得脆弱得多。而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导致Fed在2006年晚些时候讨论减息,使美元的利率优势变为劣势,那么美元下跌的可能性仍然更大。

  中国、人民币汇率和贸易争端

  中国重估人民币汇率是2005年外汇市场上最受期待的热门事件,但人民币只是小幅升值,对亚洲地区其他货币并没有产生持久影响。不过,中国依然具有影响力。如果中国政府再次采取一次性重估行动,或者如果中国央行扩大人民币日交易浮动区间,这可能引发日圆和其他亚洲货币反弹。与此同时,如果中国让人民币慢慢升值的方式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震动。此外,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显然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强,使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和巴西雷亚尔等货币受益。

  日本央行和日本政界之间的较量

  日本央行同政府及执政党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高级官员在货币政策上的较量可能对日圆2006年的走势至关重要。日本政府和自民党认为,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阻碍日本的经济复苏。作为这场较量的一部分,自民党政界人士想迫使日本央行采用名义增长率和可能的通胀目标。即便考虑结束零利率政策的时机成熟,日本也将因此无法采取相关行动。

  能源价格

  能源价格的飙升最终没有削弱美元的强势地位。的确,能源价格和主要货币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但是也存在例外,当亚洲石油进口国的货币因能源成本上升而受到打击时,加拿大元和挪威克朗却因此受益。不过,外汇投资者依然不安。如果能源价格再次上升,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工资压力和核心通胀带来的第二轮影响依然会成为央行决策者的考虑因素,他们采取加息来遏制此类通胀的可能性更大。

  分散

外汇储备

  最后一点,投资者对有关各国央行将外汇储备分散到美元以外货币的言论将依然敏感。鉴于石油出口国目前外汇储备的增加速度被认为至少与亚洲国家一样快,一些分析师认为,分散外汇储备的行动可能加大。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总额为3万亿美元左右,这可能对美元产生巨大影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