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短期内美元仍将走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10:09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袁蓉君

  尽管22日公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记要暗示本轮加息行动可能接近尾声,但因投资者预计美国的利率水平仍将高于欧洲,23日美元对欧元汇率在短暂下跌后反弹,美元对日元也收复了大部分失地,收市时变化不大。综合美元走强的主要因素来分析,短期内美元强势可能仍将持续,明年下半年将回到长期贬值通道。

  据悉,受美联储公布的会议记要的影响,22日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了0.8%,为过去3周以来的最低水平。23日投资者和市场人士对会议记要进行了重新解读。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会议记要表明美联储决策者们仍担心通胀压力加大和能源价格高涨,美联储仍然有可能连续提息。美国银行公司驻伦敦的货币战略家沙马认为,因过去1年美元一直表现强势,市场对上述会议记要的反应有些过度,美联储不会立即改变加息政策。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驻伦敦的一位货币战略家Dannesboe对此也有同感,认为明年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至5%,并且不相信欧洲央行会大幅度提高利率。他预计美元对欧元汇率在未来3个月内将上升至1.14美元。当天欧元未能继续上升,尽管有报告显示,在意大利经济重新回到增长轨道之后,11月该国的消费信心出人意料地上升至3年来的最高水平。因此,多数外汇交易商仍然看好未来美元的升值前景。

  23日收市时,欧元对美元比价从前一交易日的1比1.1813降至1比1.1806;美元对日元比价从1比118.81升至1比118.81;英镑对美元比价从1比1.7223降至1比1.7218。据外汇交易商透露,由于11月24日是感恩节,23日下午两点美国债券市场就闭市,当天的货币交易量比平时低了25%。

  今年以来,尽管困扰美元的美国“双赤字”仍未得到解决,但是,鉴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国际资本向美元资产的流动能抵消经常账户赤字对美元汇率的不利影响,因而美元对欧元、对日元汇率均已上涨了约15%。目前美欧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异很大,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保持了3.8%(折合年率)的高速增长,而欧元区经济虽有起色,但增长步伐依旧迟缓。欧盟统计局11月16日宣布,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了0.6%,略高于第二季度的0.3%。

  目前美元的强势上涨主要受以下因素的推动。

  一是利率因素。今年美联储已经连续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了4%,远远高于欧元区2%、日本接近于零的现行利率水平。不断扩大的利差导致国际资本加快回流美元资产,提升了美元汇率。尽管最近欧洲央行表示可能在12月份实施5年来的首次加息,日本央行也透露将在适当的时候取消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政策的转变过程是逐步的,在欧洲经济复苏曙光初现、日本尚未彻底摆脱通缩的背景下,对欧日的利率不能有过高的期待。分析家认为,未来美国的利率仍然会高于欧洲和日本,尤其是在美国里奇蒙德联储银行主席莱克重申美联储将继续加息的观点之后。高盛在23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美联储会在2006年年中将利率提高至5%。而欧洲利率期货交易显示,欧洲央行将在明年3月底之前提高利率0.5个百分点至2.5%。

  二是2005年开始生效的《本土投资法案》大幅下调了美国跨国公司将其境外资本汇回美国国内运作的税率,对促进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作用巨大,支持了美元汇率。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前两个季度同比甚至出现了43%左右的负增长。

  三是美国以外的原因,尤其是法国、荷兰否决欧盟宪法以及近期法国出现骚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欧元,同时助长了美元升值。

  尽管如此,有分析家认为,2006年下半年美元很难继续维持强势上涨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2005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继续扩大,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美元潜在的长期贬值压力在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目前推动美元升值的主要驱动因素在2006年有可能会逐渐减弱。根据目前的主流预期,美元基准利率将上升到4.5%至5%之间,这意味着2006年美联储至多再升息2至3次,美元的升值周期很可能会在2006年上半年结束。相比之下,随着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欧元和日元的基准利率在明年会面临上升,因此,2006年利率因素方面将会逐渐出现不利于美元的变化趋势。同时,《本土投资方案》的时效为1年,该法案对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促进作用将在2006年二季度以后消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