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美联储对于是否结束加息问题已经展开热烈讨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9:00 世华财讯

  综合外电11月23日报道,美联储(Fed)下属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月1日的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对于是否结束Fed这轮加息的问题已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纪要称,虽然所有成员都赞成在那次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但在会上仍有一些成员警告称,加息进程走得太远的风险最终可能还是会出现。

  摩根大通(J.P. MorganChase)经济学家吉姆.格拉斯曼(JimGlassman)称,FOMC会议
纪要的整个基调在有关利率应到达什么水平的问题上有更大程度的试探性。从纪要看,Fed内部对解决他们几个季度以来担心的加息进程可能走得太远的问题开始了讨论。

  格拉斯曼称,总体来说,Fed已基本完成了整个加息进程第一阶段的工作,接下来会怎样还不是很确定。

  这一点与华尔街的看法是否一致还不太明朗。但有一点明确无疑,那就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格拉斯曼本人)都预计Fed下一步还会加息,到06年1月底格林斯潘退休时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4.50%。但对那以后的走向他们的预测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有些银行预计,随着Fed采取措施遏制当前的通胀威胁,未来Fed还将进一步大幅加息,而其他银行则认为,到06年1月底,Fed的加息工作将告一段落。

  另外一个使利率走向不甚明朗的因素是总统经济顾问伯南克(BenBernanke)。布什总统对他出任Fed主席的提名获得参议院的通过基本已是定局。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他在利率决策方面将有更大的自由度。但伯南克或许很有可能作出比实际需要更激进的选择,以此证明他在反通胀方面是个十足的强硬派。

  会议纪要还显得颇有点神秘,因为虽然有一定人数的Fed官员都在考虑结束本轮加息周期的问题,但这种气氛在他们最近的公开讲话中并没有透出口风来。

  一段时间以来,Fed官员讲话时在加息问题上的主要思路一直都是非常强硬的。这是一种对通胀前景的担心所激发出的恐惧:央行官员担心居高不下的

能源价格可能会蔓延到核心物价领域进而导致核心通胀指标攀升,而从大多数情况看,该指标目前已升至许多Fed官员忍耐区间的上限了。

  这一观点在纪要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在芝加哥联储行行长、FOMC有投票权委员迈克尔.莫斯可(MichaelMoskow)21日的讲话里,这一点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斯可表示,需要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使通胀和通胀预期得到控制,在目前阶段,这种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弱化政策的“适应性””。他在演讲中作此表述之前还表示,现在的核心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正处于他认为符合价格稳定目标的区间高端。

  但莫斯可的观点并不是近期发表讲话的Fed官员的唯一观点。人们可以从一些官员越来越婉转的讲话中察觉到,在外界感觉到的Fed政策的整体基调之外,还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的声音。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主席耶伦(JanetYellen)一个月前说,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水平的合理区间,货币政策必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即将公布的与综合支出水平有关的数据。虽然她当时赞成进一步加息,但不论怎么说她也为在加息道路上止步留出了余地。

  耶伦的观点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Fed自2004年6月以来的加息进程很大部分是因为,在美国的利率水平因本世纪初美国遭受的多次危机而被调至1%的低水平之后,Fed希望它能回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这使本轮加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按预定路进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它也使Fed在2004年年底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经济下滑以及今年夏季飓风多次袭击美国等多种情况下也能继续实施加息。而照常规在这些清形下格林斯潘及其同僚应该会住手的。

  外界或许会认为耶伦等人的观点可能会成为对其他官员的暗示。许多预测人士认为,正在回落的油价预示着总体通胀指数未来数月将会有所下降。还有迹象表明,住

房价格正在降温,且许多人预计消费支出势头也将开始转弱。所有这一切可能都会给Fed带来结束加息所需的机会。11月份的Fed会议纪要至少表明,停止加息的种子已经播种下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