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利率掉期业务渐行渐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0:42 金时网·金融时报

  见习记者 周萃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中国金融业的利率风险日益凸现。市场首次感受到对掉期业务需求的迫切性,是在央行去年10月29日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时。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可能直接导致商业机构出现大量存贷利率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形成利差损失风险,市场迫切需要一种金融工具来转嫁风险,锁定自己的收益成本。而再次触动市场做掉期业务神
经的是今年7月21日的汇改。尽管央行在8月推出外汇远期市场,其后又允许银行做人民币与美元的掉期交易,但这并没有将商业机构因汇率变动而暴露的风险完全释放。

  “引入利率掉期业务,商业机构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避险手段。国外的金融实践证明,掉期是规避利率汇率变动风险最有效的一种金融工具。”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告诉记者。

  其实,在发达的金融市场,掉期是一种绝对主流的衍生产品。利率掉期(in-terestrateswaps)又被称为“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将同种货币不同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者债务相互交换。债权债务人根据国际

资本市场利率走势,通过运用利率互换,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资产或债务转换为固定利率资产或债务,或将固定利率资产或债务转换为浮动利率资产或债务的操作。由于利率互换不涉及债务本金的交换,客户不需要在期初和期末与银行互换本金。作为一种债务保值工具,利率掉期交易可以达到规避利率风险、降低债务成本、增加资产收益、固定边际利润等功能。如对债务人来说,预期利率下跌时,可将固定利率形态的债务换成浮动利率;若预期利率上涨时,可将浮动利率形态的债务换成固定利率,债权人则反向操作。通过改变资产或负债类型组合,利率掉期交易还可以实现灵活管理资产负债的功能。参与利率掉期的双方无须卖出资产或偿还债务,只需通过掉期将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相配合,固定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相配合,即可使其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相匹配,并且可以按照需要适当调整现金流量。正是由于掉期业务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使其甫一出世便迅猛发展,根据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的统计,利率掉期未到期的名义总额已从1998年的36万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6月约127万亿美元。同期的日均掉期交易量也从1550亿美元增加到6110亿美元。目前,利率掉期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其交易量和影响力远超过远期市场。

  去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商业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今年7月21日汇改以后,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叠加后的风险放大效应凸现,在大部分交易日里,几乎每家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承受着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或大或小的损失。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环境,市场要求完善避险工具、开展掉期业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现有的金融工具还不足以让商业机构面临的利率汇率风险完全释放,市场需要风险对冲工具,选择适当时机推动掉期交易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部分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也表示,汇率改革与利率改革必须统一配套,在汇率浮动情况下,如果不涉及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将无法定价。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日前在上海推介其资产证券化产品ABS之际也曾明确表示,明年将在衍生产品方面多花气力,比如浮动利率、固定利率间的掉期产品。市场也传出国开行与光大银行均向央行提交了利率掉期产品方案的消息。此外日前在国内银行间债市发行熊猫债券的亚洲开发银行透露,正在设计一个基于此债券的利率掉期衍生产品,并有望领先其他机构率先推出。

  事实上,尽管主管部门还没有击鼓开始利率掉期交易,但市场前进的号角早已悄然吹响,早在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已在现有市场约束下建立了利率互换的中国式“雏形”。当年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第十八期3年期浮动利率(附息)债券和第十九期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各100亿元。与以往债券发行不同的是,第十八期债券的持有者有权利选择在本期债券第一次付息后将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债券调换为第十九期债券,同样,第十九期债券也可调换为第十八期债券。专业人士认为,国开行的此次债券发行虽然离国外标准的利率掉期交易还有很大差异,但它的确是我国开展金融市场掉期业务的突破口,意义深远。

  高风险利率掉期交易也是一柄双刃剑,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身也蕴藏着风险。理论上说,每一份能在利率上升时获利的掉期合同均能与另一份在利率下降时损失的合同或证券相对冲或匹配。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当利率上下波动时,由于衍生组合产品并不能进行完全的对冲,因而衍生组合产品的净值也将随之波动,这样一来,市场风险往往孕育其中。正是考虑到利率掉期交易存在一定风险,监管当局在推出利率掉期交易法规、尤其是在限制汇率掉期交易方面,一直比较谨慎。业内人士分析,“稳健、审慎”仍是央行拓展掉期交易的主基调,随着监管机制、风险对冲手段的逐步配套并完善,利率掉期业务有望浮出水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