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外汇占款对冲压力2005年可望得到疏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08:58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趋淡且延期,同时宏观管理当局还在外汇管理制度上进行修正和调整,这些对缓解2005年外汇占款对冲压力将产生积极意义。

  据中国证券报3月3日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的通知》3月1日正式实施。一系列迹象表明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在2005年可望得到疏缓。

  2004年以来,我国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任务非常繁重,一方面央行频频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推动市场利率一路走低,另一方面又使得央行票据陷入流动性陷阱,政策工具暂时失效。造成外汇占款对冲压力繁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市场性原因。市场预期我国将改变汇率决定机制,大量境外资金以各种形式和渠道涌入国内市场。二是制度性原因。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央行必须无限度地承担外汇资金的回购责任。

  当市场质疑央行票据是否可以有效吸纳市场过于充沛的流动性时,外汇占款对冲压力在2005年出现了疏缓的端倪,一些积极因素的加入减缓了央行票据吸纳市场流动性的压力,提高了市场对央行票据政策效应的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在趋淡且延期。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汇率制度改革没有设定时间表。我国货币管理高层在不同场合不断传递出信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且自主的过程。汇率制度改革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延长了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时间的预期,打击了短期游资搏弈的耐心。

  二是宏观经济趋好减缓本币升值压力。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CPI指数在攀升到5.30%的峰值之后开始出现回落走势,2005年1月CPI增幅已经回落至1.9%,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前升息的压力。一国利率与汇率在理论上是同向变动的,因此CPI的回落也减缓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

  三是美元与人民币利率差扩大吸引了“热钱”回流。在这一升期周期内,美联储已经连续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利率水平由1%提高至2.5%,即使如此,美联储和市场均认为美元现有利率水平仍低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美元还有进一步升息的空间。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一些搏取利差的“热钱”开始回流美国。香港市场被视为搏弈人民币升值的“前哨站”,在2月1日至3日的3天时间里,香港银行体系结余资金急剧下降了50多亿港元,跌量约为之前银行结余资金总量的1/3。

  市场性因素在冲淡外汇占款压力的同时,宏观管理当局也在制度上寻求解决思路。在2004年,央行推出了提高企业可保留外汇比例,放宽了外汇资金出境限制等政策,2005年又推出了放宽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等政策,这些举措都可以视为央行对外汇强制结售等管理制度的修正和调整。特别是3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的通知》,是我国对外汇资金运用管道和权限的积极探索。

  与此同时,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4年第四季度)》提出2005年将“加快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试点美元做市商制度”。美元做市商制度的实施可以改变央行被动承担美元资金回购的局面,将央行做市美元的义务转化成了做市银行的市场行为。诸多信息表明在2005年我国还将继续在外汇管理制度上进行修正和调整,这些对缓解外汇占款对冲压力有积极意义。

  以上市场性和制度性的因素可望给我国2005年外汇对冲减压,一方面可能减缓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另一方面有望提高央行票据的政策效应,这一动向值得市场主体关注。

  (李建丰 编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