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中国经常账户基本平衡,人均GDP水平依然很低,人民币汇率水平只是略有低估,中国的真实失业率难以支持实际汇率持续升值。
综合外电12月27日报道,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撰文认为,中国的真实失业率难以支持实际汇率持续升值。从经常账户、人均GDP水平来看,得出的是同样的结论。文章指
出,2003年全年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仅为3.2%,近15年来最高的是1997年,为4.1%。与此相反,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例如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省2003年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与10.2%。
文章认为,与那些20世纪80年代左右经历了本币大幅升值的经济体当时的情况相比,目前中国经常账户基本平衡,赤字或盈余的规模均不算大。例如,台湾省在1985年、1986年升值之前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分别高达14.8%和21.6%;新加坡在80年代末新币大幅升值时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也达到7%-10%。文章预计,2004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将少于2003年。2004年上半年经常账户仅取得75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少了36亿美元。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显示2004年前8个月的累计外贸逆差11亿美元,9月份才开始由负转正。2004年1-10月我国累计外贸顺差110亿美元,同比下降40亿美元。“总体来看,我国经常账户基本平衡。”
文章说,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9073元人民币,折1096美元。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但文章指出,我国人均GDP水平依然很低,目前的水平难以构成我国因此就相应地调整汇率的理由。文章说,反观那些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本币升值的经济体,他们在升值前期的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我国目前的水平。例如,1985-1986年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人均GDP分别达到3.2、1.3、0.5万美元(1995年可比价格),而我国2003年的人均GDP按可比价格计算仅为1024美元。
文章认为,决定实际汇率水平的主要变量包括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国外净资产规模和经济的开放程度。根据Balassa-Samualson理论,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上升要求实际汇率升值。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经常账户的持续盈余,即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要求实际汇率升值。相反,对外贸易的开放,如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降低,通常会增加贸易赤字,它要求汇率贬值。文章认为,将实际汇率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回归,得出经验关系式。将这一经验关系式的拟合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发现目前实际汇率水平低于拟合值3%。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水平略有低估,其程度小于近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的升水(5%),更小于某些文章中报道的10%-20%。文章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公布的《雇员报告中》(StaffReport)指出,目前找不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有说服力的证据。
(李建丰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