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将转变为数量和价格工具相结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6:14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业内人士透露,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将转变为数量、价格工具相结合,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以谨慎的态度维护汇率水平,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调整汇率形成机制。据经济参考报12月27日报道,年根岁末,中国四大银行巨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都在忙着年终盘点,同时银行高层正在忙着筹备人民银行行长会议。关于2005年金融改革的重点,社会极为关注,也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猜测。2005年的金融宏观政策走向和金融体制改革步重点即将揭晓,2005年人民银行行长会议将于1月4日在北京召开。随着2006年中国
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的日期日益临近,金融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这次工作会,外界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其一,2005年是否将进入一个加息通道;其二,紧缩得比较厉害的银根,2005年是否有所松动;其三,在美元贬值的压力下,如何把握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四,中、建两行的股改初步完成后,工、农两行的改革何时启动。权威的业内人士透露,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将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变为数量、价格工具相结合,同时还将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将以谨慎的态度维护汇率水平,但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调整汇率形成机制。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不仅中、建两行将有实质性突破,工行和农行的改革也将渐进深处。虽然,10月底只是小幅试探加息,但这次加息引发的连锁反映,却远远不止0.27个百分点。摩根大通12月22日发布的报告甚至预测,2005年,1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多将上升100个基点。雷曼兄弟公司也预测,2005年可能仍会有多次利率调整,以至于在2005年底之前,将一年期贷款利率调升至6.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鉴于当前宏观调控还只是初见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还有待解决,随着经济走势的变化,可能还会动用利率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十分认同“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这一观点。“这次加息只是一次微调,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既然是作为一个信号,那么此后必然有动作相配合,这样企业才会有感觉。”他认为,长期来看,当前利率水平太低,反映不出资金的成本,也无法体现投资风险。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的真实成本,才是利率作用的本色。同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美元连续几次加息,表明美元正式进入加息周期。从人民币与美元的互动关系来看,此次调整以后,人民币利率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也是必然趋势。而且,物价上涨也将继续带动人民币利率走高。现在,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粮食价格上涨速度虽已放缓,但下游产品价格涨势依旧明显;由于土地控制收紧,房地产供给减少,房价面临继续上涨的压力;此外,煤电油运等将进一步市场化,也有价格上涨趋势;公务员加薪和民工工资上调等因素也将推动物价继续上涨。“2004年的经济,基本上应该已成大致定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现在应该关注的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取向,为2005年的经济走势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实际上,2004年银行信贷紧缩是非常明显的。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9691亿元,比2003年少增加了6519亿元,而央行的目标是控制在2.6万亿元。2004年,银根明显偏紧,如果持续这个力度,将给2005年留下一个比较紧的资金状况。“2004年的货币总量调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结构矛盾。”巴曙松说,国内经济中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势必要求在制订和施行经济政策注重结构调整,但宏观调控中的一些总量政策由于无法对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这种趋势。“在货币政策操作的取向上,存在适度放松贷款供应的可能。”巴曙松认为,应该放松贷款的审批,以便为2005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不然2005年可能会出现通缩再现的局面。目前,与利率调整相对应的是,应当逐步放松对于信贷的管制,避免过于严厉的信贷管制对于经济运行的冲击。2005年,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动作就在于工行的改制,而中、建两行的股改上市几无悬念。两家银行都曾表示,希望在2005年的某个时间达到上市条件。另有种种迹象显示,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造不久也将启动。据有关人士透露,2004年9月份,工行就上报了股份制改造方案,方案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注资和消化不良资产。如果不出意外,方案可能在相应调整后付诸实施。根据工商银行测算,200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能够下降到18%以内,整个不良资产的比例能够下降到13%,核心资本充足率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但资本金仍然严重不足,风险拨备的覆盖率也很低。如果没有任何外来的帮助,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需要用6年的时间,才可以彻底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

  对于如何处置这些巨额不良资产,工行行长姜建清认为:“在国家帮助下,工行不良资产比例可降到3%至5%之间。”理由是,工行在2000年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和债转股后,不良资产绝对额下降2000多亿元,平均每月下降近50亿元。如果以1999年为界把贷款划分为存量和新增两部分,不良资产90%以上是在存量贷款中形成的,1999年以来新增贷款的不良率控制在1.6%。他也证实,该行的重组提案早已递交给了相关政府部门。“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我国最大国有银行,对其改革,财政部也有准备。国务院总的精神是这几家银行都要改革,一行一策,不要一个模式。但总的来说是都要注资,都要剥离一些不良资产,不管以什么形式,都要建立新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在12月2日,汇丰银行和工商银行组织的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楼继明确表态,财政部一定会注资中国工商银行,具体的方案已经成型。虽然,目前还没有定下确切时间和模式,但可以看出,工行2005年的股改,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本以为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应该告以段落了,可近日摩根大通发布的中国投资分析报告,又开始揣测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摩根大通预测,今后3至6个月内会逐渐放宽人民币波动幅度;到200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7%。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国外,北大经研中心宋国青教授也认为,汇率是影响2005年经济的第一因素,2005年全球经济最大的谜团就是人民币汇率。外商投资、出口贸易、外汇储备等方面都受到汇率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包括美元对欧元等其他货币的汇率。宋国青认为,汇率是否调整,直接影响2005年的经济增长。如果不调整汇率,可以达到8.5%;如果调整汇率,可能在8%左右。他表示,2003年就有人预测汇率可能会变动,现在还没有动,对2005年来说,变动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币值稳定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为“求变”创造条件。虽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存在,但需要做的或许并不是让人民币升值,而是多管齐下缓解升值压力。由于国际国内经济一系列新的变化,汇率制度已经到了稳中求变的最佳时机。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钟伟认为,摆脱汇率制度,单纯谈论人民币升值、贬值或保持汇率稳定,没有太大意义,应该考虑进一步改善汇率形成机制。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非全然真实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目前结售汇制度的产物。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国际贸易顺差的压力。但是,这种升值压力,并不是市场化的压力。首先,出口退税制度刺激了企业的出口欲望。而且,中国还有很多需要进口需求没有满足。比如原油,中国原油供给能力非常差,到2008年中国的石油自给率只能有50%以下。照理说,中国现在有很多美元,应该在海外收购很多油气资源。如果拓宽储备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国家战略储备,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就不会堆砌如此惊人的储备来。此外,还要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鼓励优秀企业海外投资。如果这些措施得当,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将会平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将销于无形。“关注2004年的经济,还有一个现象必须值得注意。目前的经济过热,是对外部门热,对内部门紧。既然,对外部门过热了,就应该用解决对外部门的方法,如汇率工具以及资本管制政策的调整和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巴曙松说,无论汇率、利率都有利益分配的因素,如果汇率不适度升值,照顾的是外向部门,外向经济占主导的地区,实际上是使用内部部门的资源,支持外向部门和外向型经济地区。而且,对待汇率问题的态度,还涉及到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从出口和FDI驱动型,转向内外均衡的发展战略。(李建丰编辑)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