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加快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 14:07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中国汇率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业界对于我国汇率改革采取方式的猜测主要有保持目前中心汇率不变放宽上下浮动范围、调高中心汇率适当放宽汇率波动范围等三种。

  据证券日报11月25日报道,在最近十几天中,央行和外管局对人民币资本流出的疏导和流入的阻击动作频频:10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政策以便利和支持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自200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11月16日,央行发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
管理暂行办法》:从12月1日起,国家将放松移民将合法财富转移海外的限制。11月17日,央行又调整境内居民个人自费留学购汇政策,自费留学换汇进一步放宽;在资本流入方面,为了打击国家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炒作,外管局首次发布了《外汇领域反洗钱信息分类管理和核查工作管理规定》。

  专家指出这表明我国汇率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央行正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创造条件。

  目前,业界对于我国汇率改革采取方式的猜测主要有三种:一是保持目前中心汇率(管理浮动汇率下,政府规定的汇率浮动中心)不变,放宽上下浮动范围;二是调高中心汇率,并以此为基础适当放宽汇率波动范围;三是改变原来以美元为目标的盯住汇率制度,改为以盯住一揽子货币为目标的汇率制度。

  业内专家认为,在短期内,采取第一种方式可能性较大,推出此种汇率制度,将有利于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奠定基础,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作权宜之计,因为在中心汇率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即使放大了浮动范围也不能有效反映真实汇率的变动趋势。而第二种方式更适合于中期的汇率制度选择。第三种方式实际上近似于浮动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有利于随时监控本国贸易均衡,以及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国的贸易均衡情况作对比。

  湘财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认为,在中期内,最有可能的汇率制度是以一揽子国际主要货币为目标,综合确定人民币中心汇率,然后以此为基础,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上下2.5%的幅度波动。

  人民币一旦升值,物价将受到很大影响。进口产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最终将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进而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这样不利于整个社会消费。但对于一些稀缺性能源产业,虽然升值对这些行业进口有利,但由于升值所带来的需求扩张,会使这类行业的价格有较大的升幅,如化工类行业。专家指出,这可能造成总体性通缩与结构性通胀并存的局面。

  在对投资的影响方面,升值前有利于资本流入,升值后有利于流出。在人民币升值前的预期阶段,一般会吸引大量海外资金的流入,增大通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后,一般而言会减少外商对华投资。

  就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截至2003年已高达60%,这样使那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会因为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出口减少,最终带来就业的压力。因此,在升值压力下,出口竞争力下降,失业问题也将突现出来。

  另外,商业银行的改制大业尚未完成,国内金融制度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开发滞后,企业和银行都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如果汇率贸然变动,企业利润缩水,必然会造成新一轮的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商业银行改制将是重大打击。

  专家提出,汇率升值使得经济在对外扩张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国的结构性升级,否则只能以结构性失衡换取暂时的发展。换句话说,当一国的产业不能平衡发展时,本币升值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结构性通胀,出现大起大落,因此考虑到这些,中国在当前各种产业还不能平衡发展时,使人民币升值,很有可能带来中期繁荣,长期乏力的结果。日本在80年代末的地产和股市泡沫的破灭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从两个层面上对股市产生影响。一是在资金面上影响股市,二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来影响整个股市的走势。

  从资金面上看,对股市短期是利好,但是当游资获利撤出时对股市造成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当某种货币存在升值预期,从国外的经历来看,汇率与股市存在这样一种关系,预期本国货币升值--热钱流入--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升值压力--汇率升值--热钱流出--股市大幅下挫。在热钱大量涌入后,股市自然会走出一轮上涨行情,但是当热钱从股市撤离时,处于高位的股价将轰然倒下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股市大起大落的系统风险无疑不利于股市融资、资产配置、定价等功能的发挥,减弱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微观层面上,汇率的变动将通过对进出口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影响,以及非直接贸易的资本流出入影响行业经营或资金供给,从而影响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间接影响股市的变化。

  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产品外销由于价格上升而缩减,这些企业的业绩在短期内将受到较大冲击;而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企业则会因为原材料成本降低而受益,相对应的股票资产在市场中的表现将截然相反。而外汇负债规模较大的企业受益的同时,拥有大量外汇资产的企业将受到损害,二者出现不同的走势也在情理之中。

  (李建丰 编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