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年底人民币汇率有望破7.8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1:40 证券导报

  外资豪赌人民币升值成本增加

  ○特约撰稿 彭寿波

  ●未来一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将会以“震荡为主,升值为辅”为主调。

  ●投资者是会继续狂热追逐人民币的升值,还是追求更大波幅的欧元,上帝也在观望。

  一年前,2005年7月21日晚7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回顾这一年来,人民币汇率,特别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了“缓慢升值为主,震荡波动为辅”的总体趋势。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波动,特别是7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7.9808,达到1994年中国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最高水平,较汇率改革之前累计升值了3.6%。

  纵观

人民币汇率走势,升值过程似是无心,实则步步推进:5月实现“破八”的重要意义,6月在“7”与“8”之间胶着,7月则完全进入“7”的区域。依此趋势,年底人民币汇率有可能突破7.8,但目前在经历了一番大涨之后,回调压力也不容小觑。据笔者观察,未来一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将会以“震荡为主,升值为辅”为主调。主要原因有下:

  一、加强宏观调控,使外资流入途径减少,机会成本增加。

  一般认为,为赚取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利益,外资主要选择进入国内股市以及投资房地产。由于证监会对外资进入国内股市做出了明确规定,需要符合QFII要求,因此更多的外资是通过房地产业流入国内,期望通过房地产和人民币的升值而获取更大利益。但为稳定

房价,国家连出新政,对外资在国内设立房地产公司和购买商品房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加强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箍紧了外资流入国内的口子,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与此同时,外资豪赌人民币升值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上半年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有过热迹象时,央行选择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提高存款利率,这样在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之后,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已经达到3%以上,按利率平价观点,利差的扩大使得外资的成本不断增加。外资机会成本增加还表现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上。与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6%相比,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升值幅度更大——欧元兑美元上半年的最大升幅接近10%,日元的最大升幅也有8.48%。

  二、境内外汇资金境外投资渠道拓宽,人民币升值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4月14日,中国放宽国内企业与个人参与海外金融市场的限制,正式推出QDII。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发布了《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并首批核准了中行、工行和东亚银行共48亿美元的集合代客购汇境外投资额度。此举在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投资渠道窄小的情况下,对分流部分外汇资金,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有重要作用。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

  汇改一年来,央行陆续推出了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外汇一级交易商、询价交易方式、远期、即期、利率掉期、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等多项举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汇率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供求关系在价格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如同可自由兑换货币一样,价格上涨需要有拉动的题材,但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将加大,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会逐渐显现,届时投资者对人民币的升值进程的不同看法也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

  四、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程度不一,对各货币的支撑作用有异。

  目前欧元区经济环境良好,先行指标保持逐月上升趋势,1-4月份分别为107.9、108.5、108.8和109.3,其中4月份为欧元区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特别是企业家信心指数逐月好转,4、5月份回升至基点以上,这是自2001年1月份以来欧元区企业家信心指数首次回归至基点以上。景气指数的回升,预示欧元区经济将加快增长,欧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

  而与此同时,我国受上半年提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影响,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美国也因受持续升息和高油价的影响,房地产市场降温,新增就业人数减少,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滑。房地产市场指数从1月份的57%,降至5月份的45%;4月份新房销售同比减少5.7%;汽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同比减少0.3%。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4月份109.8的高水平降至103.2,经济增长继续放缓迹象明显。加上“双赤”问题的影响,美元下半年的弱势地位将会继续得到体现。

  投资者是会继续狂热追逐人民币的升值,还是追求更大波幅的欧元,上帝也在观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