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破8 > 正文
 

过剩资金推动人民币破8 一年内可能升值4%到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12:03 《理财周刊》

  提要:人民币或许将正式进入升值通道。但是升值的预期幅度可能并不会很高,大多数专家认为,一年内升值4%到5%的可能性比较高。

  文 本刊记者/冯庆汇

  在8.00关口徘徊许久之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5月15日首次突破了这一心理阻力位,
在撮合交易市场最后以7.9976元报收,盘中曾经达到7.9965元的记录低点。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首次破8。在过去的10个月中,人民币汇率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36%。

  虽然5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再次回到8.00以上,但是停滞之后,近阶段人民币开始小幅升值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未来走势的猜测。资本经济(Capital Economics)在星期一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人民币近期的小幅升值既与全球美元走弱有关,同时也与中国有意识决定让人民币走强有关。

  人民币汇率左右为难

  去年7月份,人民币正式与美元脱钩,从而盯住一篮子货币。自那以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热门话题。对于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压力,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升值建议,中国政府却一再表示必须谨慎对待汇率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尴尬,如果促使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引起民生问题,但人民币汇率如果不调整,则有可能淤塞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未来所能带来的危害不亚于人民币升值。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早已经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法国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整个市场的就业水平日益依赖出口,换句话说,即使现在人民币汇率出现任何微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失业率水平的升高,这对中国来说是个政治性、社会性的问题。因而,如果人民币顺应国际压力,一次性大幅度的升值,可能会将劳动力市场置于死地。这可能是中国政府最担心的问题。

  但是,如果中国政府作出承诺,未来将允许人民币逐渐的、缓慢的升值,风险依旧很高。陈兴动认为,这样的承诺等同于鼓励国际投机者参与人民币汇率的赌博,增加涌入中国的热钱,这样可能会不断推高人民币汇率,造成更大的危害。

  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不允许人民币继续升值,问题同样严重。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使得中国的产品和资产太便宜,由此导致了外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过高,这是导致这两年来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尽管我们过去已经出台加息的政策试图调控投资过热,但是一年多以后,中国的储蓄还是变得更多,国内消费依旧(包括投资消费)变得更少。

  她认为,处理中国宏观经济难题的最好政策,就是对人民币重新估价,并且随后采取更加弹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进行进一步调整,那么国内的利率水平还需要大幅度的提升,才能达到控制经济过热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来说,将会由于成本太高而难以承受。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过高,美国经济增速一旦减缓,或者是某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出台,最终会导致国外市场需求的减少。那么,人民币汇率如果不变,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暴露在更多的外部风险之中。

  梁红认为,问题现在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国现在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每上升一个基点,都会导致更多的针对人民币的投机行为,中国政府也将因此为维持汇率付出更高的成本。

  汇率已成“主要矛盾”

  由于就业问题的牵绊,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一年多以来变动甚微。但其他政策,比如货币政策,以及行政调控,却未能有效缓解中国经济出现的失衡和过热问题。走到这一步,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过去累积的矛盾都堆积在“汇率”问题上。由此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在增加。

  从2004年底以来,中国的进口增长就已经显著的落后于出口增长。梁红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的宏观紧缩政策导致国内需求疲软。由于国内需求疲软,而过去几年内生产能力又得到了极大扩充,所以中国的生产商转而向全球市场销售他们过剩的产品。2004年,生产过剩最明显的行业是钢铁、水泥和汽车业。

  但问题在于,出口的过热,很容易通过收入乘数,扩散到其他经济部门。2004年初,钢铁、水泥和电解铝别列为政策紧缩的目标。后来紧缩行业扩大为9个。到2005年,黑名单上的大部分行业已不再过热。但我们的宏观经济仍然是以投资拉动的,2005年的投资依然以强劲的速度增长,而增长的动力大部分是其他行业。可以发现,行政力量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力正在减弱,因而未来可能必须依赖宏观措施进行调控。

  在目前可以选择的宏观措施中,无非是货币政策工具,还有汇率手段。过去的一年中,央行一直试图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过热,上调了两次利息,增加了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票据等等。但是正如梁红所言,经济过热的根源在于出口过热,在于人民币被低估。货币政策显然在控制经济过热方面,没能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而同时涌入中国的热钱却在不断增加。

  在其他调控手段“黔驴技穷”之后,汇率调整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启动。人民币或许将正式进入升值通道。但是升值的预期幅度可能并不会很高,大多数专家认为,一年内升值4%到5%的可能性比较大。

  升值对股市是利好

  从国际经验来看,货币升值通常会导致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人民币有强烈升值预期的前提下,股市将从中受益。

  记者采访了两位分析师,他们均认为,人民币升值,首先能提高A股估值的相对吸引力,从而产生明显的资金推动效应。原因很容易理解,人民币如果升值,A股就会比以前更值钱。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投行和投资基金已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资金配置中的权重,部分资金通过正规(比如QFII、持有3年以上的战略投资等)和非正规渠道大规模直接进入内地资本市场。进入国内市场的资金规模正在大幅扩大。

  另外还存在所谓的“并购重估效应”。由于升值提高了人民币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围绕相关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活动有望大量展开,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上市公司的估值想像空间,带来资产重估效应。

  如果具体到各个行业,首先受益的可能是外汇负债较高的行业。比如航空、通信运营、贸易等行业,本身的外汇负债较高,很可能从人民币升值中明显受益。一部分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也能从中受益,包括造纸(纸浆进口)、钢铁(铁矿石进口)、轿车(部分重要零部件进口)、石化(原油进口)、化纤及塑料(原料进口)、航空(航空器材进口)、服装(高档面料进口)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及部件,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这些行业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中国造纸行业中的纸浆成本占70%,而纸浆中的38%是进口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造纸行业的成本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从而明显提升造纸行业的盈利水平。

  另外,投资品行业也能一定程度的从中受益,主要包括具有土地价值的房地产、园区开发等行业,具有资源价值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境外资金有可能通过投资这些行业中的公司所拥有的土地或房产来获得升值收益,从而加大对这些投资品行业的投资,引发价格的上涨。

  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房地产市场也将成为受益者。来自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由于预期人民币将持续升值,至少已经有5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了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投在具备收租价值的物业中。不过相关人士认为,由于绝大多数外国机构对中国国情了解不深,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他们通常会选择现成的并带有稳定现金回报的整盘物业作为投资对象,理性的选择次序一般为甲级办公楼、优质服务式公寓、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最后才会考虑产权分散的住宅。

  查阅更多精彩

理财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