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凤琳
“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的角色将根据条件逐渐弱化,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央行行长周小川这一表态的背后,是我国规模日益庞大的外汇储备。
专家指出,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加上此前给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600亿美元,早已超过日本。其实,超不超过日本并没有实际意义,问题是快速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不再仅仅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外汇资源的丰盈,它隐含着收益风险的增加,更带来大量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
尽快放慢外汇储备的增长,不仅是方向,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高额储备为难货币政策
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我们只需要2500-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分红。
持乐观态度的人认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因素:它意味着国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很强,在国际环境出现波动的时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强后盾。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大趋势中,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一定的效率损失;过快的外汇储备增长,也增加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央行不得不大量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在这种被动的“宽货币”格局下,整个金融体系的存差大量扩张,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很大制约。
最新一次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要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言下之义是,控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与货币调控机制的改革非常必要。而吴晓灵不久前给出了解决之道: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如何实现“藏汇于民”?专家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
变强制为比例结售汇
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确定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并沿袭至今。除国家规定的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的以外,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然后由外汇指定银行将平盘后多余的头寸卖给国家。这是因为,在几近固定的汇率制度下,政府需要垄断外汇市场的供给。
这样,央行变成了外汇的最终买家,不得不随着国际收支的变化而被动地买进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其直接结果就是“藏汇于国”:199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211.99亿美元,到2005年底这一数字达到8189亿美元。
去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初步建立,由政府完全垄断外汇市场供给的必要性逐步弱化。在这种背景下,不少专家建议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专家张曙光建议,逐步从强制结售汇走向意愿结售汇。进一步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变一些项目的强制结售汇为意愿结售汇。这样做就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而减少国家的货币储备,进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更进一步提出,目前可以实行比例结售汇制度,即将强制结售汇下的100%结售改为50%、60%等。而且这一比例可以调整,从而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彭兴韵认为,“比例结售汇的作用在于:第一,外汇储备增长、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大了;第二,官方外汇储备增速会逐步减少,实现吴晓灵所说的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的目的。”
长期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据报道,继今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增长263亿美元、创出14个月最高值后,2月份却以85亿美元的增幅创下了自2003年9月以来30个月的最低值。 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将发生变化?
专家认为,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长期增长趋势,因为外汇储备的月度增速与热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有一定关系。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可能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使得资金的预期收益率要高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此情况下不可能根本改变外汇资产流入的趋势。
社科院世经所所长助理何帆表示,在短期内外汇储备还会持续高增长,因此需要考虑更主动的外汇储备管理方式。外汇储备一般用于流动性要求,包括贸易、外债和短期国际冲击等,在保留满足这些要求的额度情况下,剩余部分可借鉴新加坡、挪威的经验,考虑通过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来运作,用于长期性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