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高盛:香港联系汇率制正丧失优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04:4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郭茹 发自上海

  高盛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香港实行的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正在失去它作为经济“稳定锚”的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未来香港维持这一汇率制度的成本可能将超过其所带来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好处。

  高盛认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正在失去它作为经济“稳定锚”的作用。在香港生产力的强劲增长,美元的弱势以及人民币升值三种因素的推动下,港币与美元挂钩将可能使香港遭遇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又一轮资产价格膨胀。

  在固定

汇率体系下,生产力的增长将刺激总需求,导致收入增长、消费增加,通过引发非贸易领域的通胀(包括资产价格),来促使真实汇率走高。

  目前香港的CPI为2%,而高盛预期,在下一个十年香港的CPI将会逐步走高。2006年和2007年香港CPI将可能分别达到3%和4%,到2010年CPI将达到6%。而如果美元贬值和

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更快,香港的CPI甚至可能超过6%。这已远远大于政府对于远期通胀率3.5%的预测。

  而当香港的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结束,在固定汇率体系下,高估的真实汇率将逐渐得到调整,对于真实汇率的修正将可能给经济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

  香港过去的经历非常生动地揭示了这一原理。根据高盛的研究,香港的真实汇率在通胀达到顶端的1998年中期被高估了大约35%。之后通胀的回落和过高的汇率引致了香港长达6年的通货紧缩。由于泡沫资产的破灭,香港的

房地产住宅价格跌了60%,由此带来的负资产效应也打击了无数的香港住户。

  高盛的经济学家预测将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回落将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促使美联储在2007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对于香港来说则太过激进。从香港目前显现出的通胀迹象来看,更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并不适合香港。

  高盛认为,香港将来可以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可兑换后的将来,实现港币与人民币的挂钩可能就会成为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一部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