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亚太地区通货膨胀即将来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17:57 世华财讯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受全球流动性激增的影响,加之资产价格的上涨、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生产生活成本增加以及中国提高生产成本的政策,亚太地区的周期性通货膨胀即将来临.

  摩根士丹利5月17日消息,摩根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最近发表最新言论认为亚太地区的周期性通货膨胀即将来临,这主要源自全球流动性的激增,全球流动性激增最终通过
三种渠道转化为通货膨胀。第一,资产膨胀引致盎格鲁撒克逊经济的巨大服务需求,并导致当地劳动力市场趋紧。

  第二,过去3年的商品价格泡沫已经使生产生活成本增加了全球GDP的5%,尽管商品价格上涨过去已经通过消费者借款和低边际利润率吸收掉,但现在又转化为高工资和高核心通胀率。

  第三,通过减少对污染的投入和不增加劳动力价格,中国保持了全球较低的加工生产成本,中国内在政治压力使中国政府增加生产成本,从而会加大全球通胀。

  全球化已减慢并延长了宏观趋势,通胀可能会遵循同一模式。全球通胀已经在过去四个季度中上升了60个基点。如果此趋势继续,各央行焦点可能必须在未来2年多时间内集中在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在这个周期中债券是属于最先下跌的资产。下跌的债券价格最终使其他资产下跌。尤其随着收益率曲线变陡峭,商品泡沫就会破灭。最后反应的将可能是

股票市场。

  接着世界所有资产价值都将下跌,好像过去3年中所发生的那样。这一时期将持续2至3年,最后,债券市场将首先复苏。

  全球化减慢但并未消灭周期性通胀。全球化已经阻碍工资膨胀成为货币增长和通胀之间主要中介。相反,过剩流动性一直在支撑资产市场创造需求。随着全球化将需求增长传播到全世界,通胀比从前迟于表现出来了。

  科技泡沫破灭,9/11,以及工厂迅速重新布局到中国引致了2002年通货紧缩。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平均通胀率从01年第2季度的3.2%降至02年第3季度的 1.1%。通货紧缩恐慌使美联储将利率降至1%和日本央行的数量化货币放松政策,这又导致了流动性的大量激增。

  流动性激增通过抬高资产市场作用于需求。资产通胀增加了西方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虽然通胀率已经翻番,从02年第3季度的1.1%到06年第1季度的2.2%,但相对经济增长而言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另外,这种上升可能是因为

能源价格的上升而非核心通胀,但这种说法并无道理。消费者物价指数及其核心数值必然相互传导。如果商品泡沫没有迅速破灭,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很可能向整体通胀靠拢。

  高通胀的三点原因,第一,工资可能即将上涨,尤其是在有较高经常账户赤字的国家。若在服务业的和加工业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良好的替代空间,全球化可以有效压制通胀。这种效果随时间减弱,存在较大经常账户赤字的经济体,这种替代效应可能会最先消失。澳大利亚的长期滞胀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商品价格上涨并未全部波及到通胀,因为厂商已经吸收了部分,政府也给予补贴。油价2006年平均为63.7美元/桶,而2002年仅为25美元/桶。这个差价使全球经济的成本增加了1.2万亿美元。其他能源(煤和天然气)价格同期也大致翻番,进而导致约5000亿美元的成本增长。这额外的能源成本可能是全球GDP的4%。能源价格上涨的实质部分还未显示在通胀率上,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至少贡献了另外的1%。

  第三,中国正在使其生产成本正常化。由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放松环境标准,制造业在过去5年中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低劳动成本优势是好理解的,但放松环境规范和管理的作用并不容易理解,而其在吸引制造业重新布局方面可能已经比劳动力成本更重要。

  如果这些重新布局的厂商以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环境标准设立,产自中国的商品就不会如此便宜。而中国正在逐渐意识到有必要使污染成本正常化。广东省要关闭上千家未达到环境标准的厂家。中国增加工资水平的政策将显著增加中国的出口价格,而污染标准的正常化也对许多

化工产品有同样的作用。

  中国产品的正常化是周期性通货膨胀的主要来源。

  延长的债券熊市

  全球通货膨胀可能支撑了其每月5-6个基点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源自金融全球化能通过货币市场和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将通货膨胀从一国传导到全世界,随着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劳动力替代空间被耗尽,这一传导步伐可能更快了。

  工资水平对这一流动性膨胀的反应迟钝是这一周期中特有的现象。货币增长一定会带动工资增长的需求,而实际相反的表现源自:第一,外购增加了工作的不安全感,并且使商品变得更便宜。第二,资产增值和贷款便利有助于以债务维持生活标准。

  当此两个因素用尽其效力,工资需求将上升。2006年将可能看到货币主义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