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周二发表货币政策声明可能有新提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4:23 汇赢投资 | |||||||||
市场终于要面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政策会议了,这次会议很可能会有些出人意料的东西。 当Fed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二开会商讨其利率政策时,华尔街确信政策制定者们将把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4.00%上调到4.25%,继续其每次加息25个基点的漫长征程。
分析师们无法确定的是,Fed官员们将如何向公众解释其利率决定以及他们对未来利率前景的看法。有迹象显示,Fed越来越希望改写其会后政策声明中关键的几句话,Fed在以往发布的政策声明中,正是通过这关键的几句话来向外界暗示其下一步货币政策的。 美林(Merrill Lynch)的经济学家凯西·博斯蒂扬奇(Kathy Bostjancic)说,政策声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目前的利率、市场和经济形势,对政策声明的内容做出改动似乎正当其时。 人们持此看法的原因有两个。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1月1日会议的纪要看,一些Fed官员对用新方式撰写政策声明表现出了兴趣。此外,从Fed官员公开发表的评论看,Fed目前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对经济数据的重视程度要比以往大得多,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门心思只想著要让利率回归正常水平了。Fed在几年前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曾将美国的利率拉低至极低的水平。 问题是,预测人士很难预想出Fed将如何改变政策声明的措辞。Fed在斟酌其措辞方面正面临著更大的压力,因为在政策声明中用词不当有可能使市场相信,货币政策的紧缩周期已近尾声,而目前几乎没有什么人做此预期。事实上,多数分析师目前都认为Fed在2006年初将继续加息,而一些人更认为Fed的加息进程明年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Fed官员们必须在这些因素中求得平衡。 “适应性”、“有分寸”这两个词有可能被取消 许多分析师认为,迄今为止在Fed的货币政策声明中有两部分内容对于人们认为Fed将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们也是最有可能被改写的部分。其一是Fed一直用“适应性的”这个词来描述其货币政策,其二是Fed一直表示将以“有分寸”的步伐加息。 东京三菱银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驻纽约的经济学家埃伦·增特纳(Ellen Zentner)说,她不会对货币政策声明中某些内容的改动感到吃惊。她预计,最有可能被改动的是“适应性的”这一用词。这一用语要么被从政策声明中去除,要么被新加上一些限制性词语,从而不再具有目前这般重要的意义。增特纳预计,“有分寸”一词可能还将暂时存在,因为换用他词有可能向金融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 Wrightson ICAP的分析师们同意这一看法。他们对其客户说,Fed目前在撰写货币政策声明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将其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描述为适应性的,因为在Fed看来,周二上调后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不能再用适应性一词来描述了。此外,“适应性”这个词对于未来利率政策的指向作用也已不再重要,因为Fed能为在近期继续加息找到其他理由。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美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凯瑞达克斯(Anthony Karydakis)也认为Fed在其周二的货币政策声明中会选用新的词语,并说声明的主要部分都有可能被改写。 他说,鉴于Fed在紧缩货币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如此长的路程──联邦基金利率在2004年6月底时还只有1%,因此早就到了改变货币政策声明中用词的时候了。但凯瑞达克斯也表示,因为就连Fed官员们自己也不知道未来几个月内利率将如何变动,所以人们不应将政策声明中用词的改变解读为货币紧缩周期即将结束。 虽然人们无法就Fed将改动政策声明中的哪些措辞达成共识,但许多预测人士都认为,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从本周二开始,货币政策将不再被描述为适应性的。接下来,在明年1月31日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主持的最后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有分寸的步伐”这种说法也有可能被从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本·贝南克(Ben Bernanke)接替格林斯潘出任Fed主席时,他能或多或少为Fed的政策声明注入一些新用语。 然而眼下,Fed在周二货币政策声明中的新用语却确实存在被人们做出错误解读的风险。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经济学家们在一份报告中说,对“有分寸的步伐“一语的任何不当替换都很有可能被市场错误地视为Fed将结束其货币紧缩周期的迹象。 市场即使是消化对货币政策声明的一些简单改动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债券市场有可能大幅波动。增特纳说,如果货币政策声明的用语出现改动,人们不免将议论纷纷,市场人士有可能要好几天后才能达成共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