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多月来,人民币升值的舆论甚嚣尘上,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海外投行煞有介事地预测升值日期,从5月8日到5月18日,但无不落空,令跟随这些预测进行外汇买卖的投资者失望。事实上,这些预测是比较轻率的,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混淆视听,就是对中国情况不够了解。最起码的常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按照外界预测的日期走,中国政府"出其不意"的宣言岂不成了空话。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的实际空间并不大。
境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Non-deliverable Forward)的贴水点数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值。这个预期值相对比较客观,因为它是用真金白银的交易堆积而成的,是市场多空双方各种力量博弈、各种信息交汇的结果,比拍脑袋的分析预测来得实在。目前,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为负4450点,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贴水4450点,暗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年后有可能从目前的8.2765降到7.8265(=8.2765-0.4450),换句话说,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5.48%。
当然,这个预期值也不是保证能按时实现的。
因为早在一年前,美元兑人民币的1年期NDF就达到过负5000点,代表现在这个时候人民币要升值6%,事实上现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然是8.2765,一点没动。
所以,博弈人民币升值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在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上(NDF市场)是如此,在境内有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上(专业上称DF市场,即银行远期结汇市场)也是如此,当然,利用NDF市场和DF市场的价差进行无风险套利,和企业利用DF锁定成本和风险除外。
为此,笔者提醒大家,企业结汇要审时度势,个人结汇更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我们手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
某企业一年前签了一份出口合同,知道今年5月份有一笔美元收入到账。企业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担心,与银行叙做了一笔远期结汇,远期结汇汇率是1美元兑换8.0018元人民币,因为有时间风险价值在里面,所以远期结汇汇率8.0018要比即期结汇汇率8.2641低3.17%,结果企业多付了3.17%的成本,或者说少得了3.17%的人民币收入。
(注:客户把外汇卖给银行换成人民币,银行称作结汇业务;客户用人民币从银行买外汇,银行称作售汇业务。远期结汇是相对于即期结汇而言的,指客户与银行签订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按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进行结汇。一般1年期的远期结汇汇率要比即期结汇汇率低3%以上。)
当然,从锁定成本和风险的角度讲,企业这样做还是值得的,是财务稳健的表现。我们也提倡大家这样做。但如果只是跟风,甚至是投机性结汇,就有可能得不偿失了。再看下一个例子:
某家长的孩子在英国留学,去年初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很强烈,为了博人民币升值,该家长把早已准备好的英镑换成了人民币,指望到时候再换回更多的外汇,结果一年时间过去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然纹丝不动。今年交学费的时间到了,该家长只好又想办法换回外汇,给银行多交了不少手续费不说,更遗憾的是,去年卖汇时正值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卖汇汇率是1.7786,今年买汇时英镑兑美元处于历史高位,买汇汇率是1.9077,低卖高买,汇率损失达7.26%。这真是一笔昂贵的学费啊!
所以,合理预期人民币可能升值的幅度,理性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进程,是外汇资产管理得失的关键,也是目前每一位外汇资产拥有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明天咱们来专门谈谈这个问题,敬请留意。
以上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供您参阅。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