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博士、高级研究员高士登博士,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博士和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博士等著名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从中受益
据最新统计,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2004年年底将升至创纪录的6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而财政赤字2004年年底将达到创纪录的近4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两项相加,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前不久撰文指出,美国的经常项目和财政赤字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两大风险”。
经济学家大都认为,美元贬值有利于美解决“双赤字”问题。美元贬值会增强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美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减少其贸易逆差。从长远看,如果加上刺激需求和增加储蓄等配套措施,美元贬值有助于将“双赤字”削减到“可持续的水平”。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美元如果贬值20%—25%,将足以使美国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削减到2%。同时,美元的贬值还将减轻美国的大量对外债务。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美元目前的贬值已经使得美国消除了几百亿美元的对外债务。
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美元贬值导致销往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变得昂贵,这意味着美国老百姓在购买进口产品时要掏更多的钱。同时美国人到国外(比如欧洲)旅游的成本也大大增加。
欧盟为美赤字买单
美元持续贬值,欧元日益坚挺,对欧元区国家的经济犹如泼了一瓢凉水。欧盟对此意见很大。12月6日,12个欧元区国家财长在布鲁塞尔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要求美国采取措施阻止美元继续贬值。奥地利财政部长卡尔—海因茨·格拉瑟愤愤不平地说:“让欧盟为世界经济不平衡,特别是美国赤字买单,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法国财长也敦促美国采取措施,阻止美元进一步贬值。
威廉姆森告诉记者,实际上欧元区各国原来是欢迎美元贬值的,因为坚挺的欧元有利于这些国家保持高利率,从而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但是随着美元一路下滑,欧洲感到吃不消了。欧元太强劲,导致欧元区的出口大大萎缩,欧盟官员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威廉姆森说,美元贬值目前已经没有回头路。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央行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但欧元区似乎不太愿意走这步棋。按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欧盟国家担心降低利率会导致财政赤字超过这一上限。在出口美国受阻、降低利率也不太可行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不失为欧盟应对美元贬值的良策。
日本经济增速放缓
这次美元贬值使日本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第四季度,日本经济已经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日本10月份工业产值较上月下降1.6%,大大低于经济学家增长0.2%的普遍预期。
威廉姆森认为,至少从短期来看,美元下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负面居多。日本目前的短期利率是零,已经没有下调利率的余地。日本的预算赤字规模也很大,而且呈继续扩大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面临着比欧盟更严峻的局面。高士登说,日本必须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以刺激内需。罗奇则告诉记者,单单美元贬值本身解决不了世界经济失衡的问题,但它持续一段时间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重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表现出解决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意愿和勇气。
“强势美元”名存实亡
目前,布什政府在美元汇率问题上心口不一。它嘴上说强势美元政策不变,却没有采取过任何官方措施干预美元下滑。威廉姆森认为,美元至少需要贬值20%,“目前才走完了大约一半的路”。
威廉姆森和高士登都认为,“强势美元”政策目前已经死亡。美国实际上希望看到美元贬值,但这个想法不能说出来,否则美元可能暴跌,而这是布什政府不希望看到的。高士登建议美国政府今后干脆不提“强势美元”,也不提“弱势美元”,而改用“健全的美元”,这样就能避免目前的尴尬。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唱起了反调。美国商务部前负责国际贸易的副部长、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加滕在12月7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美元下跌无法解决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其论据有三:第一,美元贬值不可能抑制美国的进口,因为美国每年进口开支的近1/4是用在石油上的,而欧佩克成员国会通过提高油价来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另外,美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主要是电脑、电视机和玩具等生活必需品,即便这些商品因美元贬值而价格上升,美国人还要购买。第二,美元贬值也不可能鼓励美国内增加生产以替代进口,因为诸如汽车部件之类的商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生产,那里的工厂是高度专业化的全球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因为美元汇率的暂时变化而被美国的供应商所取代。第三,美国的出口也不会随着美元贬值而大幅增加。原因是世界上主要货币的币值互有关联。美元越低,欧元和日元就会越高。而随着欧元和日元的升值,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升高。这可能使其本已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从而减少进口需求。(驻美国记者 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