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专栏作者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作者简介
马丁·沃尔夫是《金融时报》的副主编和首席经济评论家。他对全球经济有着精辟的深刻分析,获得了国际上各界广泛普遍的承认赞赏。最近,在他荣获2003年度“最佳商务
记者奖”评奖中,他获得了其中的“十年杰出成就奖”等殊荣。沃尔夫先生197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然后,他到世界银行任职,并于1974年出任世行资深经济学家。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的特邀评委成员。
既要改变美国对外收支账户的走向,又要维持全球经济活动,这已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一调整拖延得越久,其过程就可能越痛苦。现在需要一种合作的解决方案,有关各方都要进行改革。
若要找到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就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确实有问题存在;第二,它反映了全球经济中大多数重要成员的行为;第三,解决方案既需要改变相对价格(即以实际汇率衡量),又需要改变全球供需的增长。要获得必须的指点,就需要消除一种幻觉,即认为美国外部赤字飙升的原因,要么是美国经济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要么是出色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要么就是庞大的美国财政赤字。
神话一:美国高实际回报率所吸引的资金流入,推动了赤字的产生和扩大。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近6%,而其净外债现在已接近GDP的30%。如果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资产是因为有吸引力的预期实际回报,那就很容易认为,这些趋势将会持续。可惜,情况并非如此。
在宏观经济层面,赤字日益扩大所对应的,不是投资持续上升,而是储蓄持续下降。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所指出的,“以1.5%的水平来看,目前的(净)国民储蓄率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一半……事实上,在过去4到5年内,美国净投资额已经下降,这表明,经常账户赤字恶化完全可以归咎于储蓄降低和消费增加,而不是投资增长。”
此外,赤字的融资方式也与投资者受优异实际回报吸引的观点不一致。去年年底,美国外债总额为10.515万亿美元。在所有这些外债中,只有38%是直接投资或企业股份资产,可得益于美国假定存在的较高实际回报中受益。其余部分则是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和类似资产。但经济中的较高实际回报,以及较高的实际利率,将降低以美元计价的长期证券的价格。
净资产状况更为严酷:2003年年底,美国净持有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资产为正7290亿美元。同时,美国净负债中的1.206万亿美元(几乎是净负债总额的一半)是官方储备。另外3180亿美元则是美国货币。同样,这些资产与美国实际资产的预期回报毫不相干。因此,美国是国外实际资产的净持有者,但在净负债中有大量债券(其中大部分是外国官方持有的)和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有庞大的净负债,但仍然拥有少量正值的净投资收入。如果美国是个靠提供出色实际回报来吸引投资者的国家,那就不该是这样的情况。资金流入美国更合理的动机是,外国政府的汇率管理,以及外国私人投资者到美国寻求安全的避风港。
神话二:赤字是美国经济的高增长导致的。对于美国赤字规模大而持久的第二个解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快于几乎所有其他发达经济体。但快速增长未必会产生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这从中国的经验中很容易就能看到,因为这个新兴的亚洲巨人一直保持着经常账户盈余。
导致经常账户赤字持续上升的原因,是需求的增长快过供应的增长。这确实已成为美国经济现象中一个持续的特征。那么需求增长为何会持续快于供应增长呢?直接的答案就是,实际汇率缺乏竞争力。对外赤字上升的根源,不是产出本身增长快,而是增长从可贸易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转向偏重于非贸易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如果实际汇率更有竞争力,美国就可以既实现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无须产生更快的需求增长。这进而会遏制(甚至可能会逆转)经常账户赤字的上升步伐。
神话三: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是罪魁祸首。换句话说,只要美国理顺了自己的财政状况,各种困难就会消失。但如果财政赤字得到削减,且美国经济避免了深度衰退,那要么就是私人部门的财务赤字必须扩大,以填补政府借贷减少留下的缺口,要么就是对外赤字必须下降。如果走前一条路,就必须大大提高私人部门的支出,才能使私人部门的财务赤字回到2000年的水平,即占GDP的6%。达到这个目标的惟一方法是,放松货币政策,这样美元几乎可以肯定会下跌。如果走后一条路,也有必要对货币进行大幅贬值,一方面鼓励可贸易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另一方面抑制此类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如果没有这种货币贬值,那么经常账户的调整也许就只能通过降低整体需求来实现。但只要经过简单的计算就会发现,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例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要求实际国内需求下降6%,即出现经济大滑坡。因此,财政紧缩必须伴之以实际汇率的大幅下降。
归根结底,这说明什么呢?首先,经常账户赤字的走势不能用美国经济中的积极因素来辩解。其次,要扭转这一趋势,美元实际比值的大幅下跌无法避免。世人必须停止一厢情愿,认为无法避免的事可以用许愿来消除。相反,挑战在于对调整进行管理,以达到所需的汇率变化,同时保持经济活动。调整将要来临,让我们携手合作,使之尽可能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