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一:“掺水油”为何会屡屡出现?

中石油这起“掺水油”事件,虽然原因没有公布,但从“已报请哈尔滨市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来看,很可能是故意掺水。如果是加油站故意掺水,目的无非是为了赚取黑心钱。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企为了“跑马圈地”,强化对零售市场的垄断,只是一味地收购加油站,鼓励加油站加盟,却难以对数量庞大的加油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导致一些加油站购买不合格成品油,或在油中掺水。

如果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责,一方面消费者不会遭到“掺水油”伤害;另一方面,石油企业或者加油站不敢以次充好、掺杂掺假。问题产品的出现,说明企业和监管者没有真正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监管责任。【我来评论】

追问二:中石油的“傲慢”哪里来?

中石油工作人员面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先是以“领导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此后,一位领导意识到影响恶劣,主动给记者打电话表示“希望不要报道”。

基本上,网友对此事持负面态度,鲜见维护中石油的声音。在网友的批评声中,垄断、黑心企业、严惩等声音不绝于耳。

被央视网报道所引用的网友声音更具有代表性--“国内加油站在油里加水是普遍现象。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车主们都见怪不怪。”一语道出了车主们的无奈,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造成批评声音“一边倒”的现象,并不单是油品掺水,石油央企形象差、负面事件多、承担社会责任过少,以及我国石油行业的垄断等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近年来,天价灯、(大连、青岛)安全事故、海洋污染、腐败案等事件,一次次打击着人们对“三桶油”的信任和信心。【我来评论】

追问三:监管部门“睁眼瞎”?

事实上,“油品掺水”问题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干的加油站也岂止苇河镇中石油加油站这一家?无论是大品牌加油站还是私营加油站,都曾被消费者发现或质疑有“掺水”问题。以至于这一回媒体曝光后,不少网友的态度显得相当淡定。

如果说,“车主们都见怪不怪”乃万般无奈下的自我宽慰,那么相关主管单位、监管部门的“灯下黑”、“睁眼瞎”就不能原谅了。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市场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质监部门负责成品油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的成品油质量等经营秩序管理;价格部门则以直接的价格管理为抓手,通过油品质量、分量的比较分析,把好油品管理的最后一关。

也就是说,如果质监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超标掺水的油品就进不了加油站;如果工商部门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加油站等终端经营者也不可能随意就严重“油里掺水”;而物价部门,如果能够在随后的进一步物价监管过程中,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价格+质量+分量的监管规定,经营者大量“油里掺水”的作假行为也不可能最终完成并长期存在。 【我来评论】


回顾整起事件,最根本的问题是中石油作为一家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与生存法则。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都需要迈过市场与消费者两块门槛儿。【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