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一:“掺水油”为何会屡屡出现?

中石油这起“掺水油”事件,虽然原因没有公布,但从“已报请哈尔滨市工商局作出行政处罚”来看,很可能是故意掺水。如果是加油站故意掺水,目的无非是为了赚取黑心钱。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油企为了“跑马圈地”,强化对零售市场的垄断,只是一味地收购加油站,鼓励加油站加盟,却难以对数量庞大的加油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导致一些加油站购买不合格成品油,或在油中掺水。

如果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部门能切实履行职责,一方面消费者不会遭到“掺水油”伤害;另一方面,石油企业或者加油站不敢以次充好、掺杂掺假。问题产品的出现,说明企业和监管者没有真正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监管责任。【我来评论】

追问二:中石油的“傲慢”哪里来?

中石油工作人员面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先是以“领导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此后,一位领导意识到影响恶劣,主动给记者打电话表示“希望不要报道”。

基本上,网友对此事持负面态度,鲜见维护中石油的声音。在网友的批评声中,垄断、黑心企业、严惩等声音不绝于耳。

被央视网报道所引用的网友声音更具有代表性--“国内加油站在油里加水是普遍现象。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车主们都见怪不怪。”一语道出了车主们的无奈,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造成批评声音“一边倒”的现象,并不单是油品掺水,石油央企形象差、负面事件多、承担社会责任过少,以及我国石油行业的垄断等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近年来,天价灯、(大连、青岛)安全事故、海洋污染、腐败案等事件,一次次打击着人们对“三桶油”的信任和信心。【我来评论】

追问三:监管部门“睁眼瞎”?

事实上,“油品掺水”问题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干的加油站也岂止苇河镇中石油加油站这一家?无论是大品牌加油站还是私营加油站,都曾被消费者发现或质疑有“掺水”问题。以至于这一回媒体曝光后,不少网友的态度显得相当淡定。

如果说,“车主们都见怪不怪”乃万般无奈下的自我宽慰,那么相关主管单位、监管部门的“灯下黑”、“睁眼瞎”就不能原谅了。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市场经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质监部门负责成品油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市场流通环节的成品油质量等经营秩序管理;价格部门则以直接的价格管理为抓手,通过油品质量、分量的比较分析,把好油品管理的最后一关。

也就是说,如果质监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超标掺水的油品就进不了加油站;如果工商部门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加油站等终端经营者也不可能随意就严重“油里掺水”;而物价部门,如果能够在随后的进一步物价监管过程中,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价格+质量+分量的监管规定,经营者大量“油里掺水”的作假行为也不可能最终完成并长期存在。 【我来评论】


回顾整起事件,最根本的问题是中石油作为一家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与生存法则。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都需要迈过市场与消费者两块门槛儿。【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

已有3,788条评论,共16,885人参与

发布
最热评论刷新
遛山[新浪网友]
无良央企,全家死光光!
大气之象[新浪网友]
垄断国企赚取不义之财,该受强烈谴责。
vickymrr[新浪网友]
太缺德!
陈海然醒工砖[新浪网友]
涨价国际接轨,质量中国特色
有个微bo[新浪网友]
这些垄断企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无耻到底
佳仔5[新浪网友]
此举直接打击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
心存远[新浪网友]
油品即人品,良心严重掺水!
梦想829[新浪网友]
腐败造成的
深圳小苏[新浪网友]
卖的是血,人民的血。屁民用的世界最贵的油,结果还掺水,更可悲的是明天还要继续加他的油。
震巽坎离艮兑[新浪网友]
没有破产压力,可以随便透支信用,反正咱垄断打哈欠
最新评论刷新
用户5401254043[山东聊城]
据你这么说,那加油站油罐里还得按个搅拌器,不停搅拌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根本原因是垄断,分拆成10家,自由竞争,对民营放开,其他都是白说
泽仁2[新浪网友]
你能在说说曲总和你们站长(晗尔滨市前进加油站)怎样安排的吗
大连股侠[新浪网友]
给外国爹分红慷慨
日月星19431968[新浪网友]
这你就不懂了,两种不能互相溶混的液体,在经过撹拌之后是可以形成乳浊液的!牛奶实际上就是奶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油和水在经过油泵或流量计的转子高速旋转撹拌之后,完全可以形成乳浊液!
日月星19431968[新浪网友]
现在不光是石油掺水,怜市场上的桶装油漆也都掺了水!中国快完啦!
huaming86[新浪网友]
请问你做这个试验的时候有没有加添加剂?呵呵
huaming86[新浪网友]
呵呵 关键是小的炼油厂把自己的油装进大牌的瓶里  你分辨的出来吗?
我們最近再微博推廣品牌希望更多人認識和支持。 
加菲猫三世VIP[新浪网友]
这个报道太无知了吧。柴油和水是不互溶的。记者初中毕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