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一:频频质量问题,难道是“因恨而生”?

从2005年3月17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药物监管部门,在强生婴儿护肤、洗发用品中发现液体石蜡油,建议联邦政府在全国禁止这些强生产品使用“婴儿使用”标志开始,强生在全球范围内就不断爆出质量安全问题,大规模产品召回事件此起彼伏。

2009年,从9月18日、11月6日到12月18日,三个月时间里,强生连续发生了至少三次召回事件,其中两次是强制召回。

2010年,强生爆发了21世纪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召回门”。这一年,从1月8日召回泰诺关节炎止痛囊片,到12月29日召回因包装缺陷可能被污染的107批次58.5万捆手术缝合线,强生以其贯穿全年的20次召回事件,被舆论戏称为“强生召回年”。

面对持续不断的批评、警告和如潮的召回,强生公司管理层坚持认为,质量控制问题仅仅是失常状态。但是2011年,强生又以8次召回,延续了其品牌问题的一如既往。2012年强生至少发生了7次召回事件。

今年以来,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强生公司发生7次产品召回事件。最新一次召回事件是今年5月3日,因生产流程的灌装部分机器失灵,导致药品主要成分浓度的失控。强生在韩国召回所有儿童用“泰诺退烧止痛糖浆”。【我来评论】

追问二:51次召回中国48次例外,难道国人命硬?

►强生部分召回事件回顾


■致命血糖仪:2005年4月11日,美国FDA向强生旗下LifeScan公司生产的两款血糖监测仪,发出定性为一级召回通知;2005年9月17日,美国FDA再次发出召回公告,第二次要求强生在全球召回其旗下的OneTouch系列血糖仪。


■有毒漱口水:2007年4月13日,因配方不足以抵挡口腔中的有害微生物,可能危害到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强生召回旗下约400万瓶李施德林儿童漱口水。


■致病球囊导管:2008年1月14日,美国FDA对强生旗下公司生产的Dura Star和Fire Star球囊导管发出定性为最严重级别的“一级召回”通知。


>>更多

连年不断的召回事件,不仅让强生百年营造的品牌形象在美国和欧洲遭到经常的批评和诉讼,其召回事件中的一次次中国例外,更让中国消费者感到困惑。不是“为爱而生”吗?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吗?为何如此“不讲良心”?

从2005年4月至2013年5月3日,强生至少27种药品发生至少51次召回事件,上述产品大多也在中国内地销售,但48次都未在中国组织召回或者调查。每次事发,强生中国公司总是言之凿凿地称:问题产品与中国无关。

任何企业的第一目的都是盈利,这是无可质疑的。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为保全其声誉,会采取主动召回的方式,尽管召回会带来损失,但可以避免更大的不利影响。但对强生来说,有中国市场监管漏洞“保驾护航”,他们往往选择沉默,而不是主动召回,因为召回需要付出真金白银。

跨国公司“逐利”不该“忘义”。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们给他们提供市场,他们给我们最差服务;我们给他们优惠待遇,他们给我们歧视;我们给他们提供最廉价劳动力,他们给我们加班和最低工资;我们给他们最好的原料和利润,他们给我们污染和垃圾。”

看看,强生都给了我们什么,多次召回,多次不涉及中国的召回……“在召回不涉及的市场上,强生美国总部是不会主动发布声明。因此我们能看到的召回信息都在国外网站上。”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意味着强生的更多召回事件并不为国内所知。【我来评论】

追问三:食药监总局强硬约谈,能否低下高昂的头?

“凡在国外召回药品必须在华同步召回。”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6月13日在约谈强生公司时,明确表露对在华药企的强硬态度,“凡是出现产品缺陷或质量问题都必须采取召回措施,必须向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必须主动向公众披露信息”。看来强生的做法也让管理者感到很不愉快。约谈与警示,都是必须的。

强生在6月14日很快给出了反应,它在官网发表声明说,“强生在中国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召回制度,与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完全一样。某些境外的产品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主要因为该产品从未在中国注册上市,或生产厂家、批号不同。”事情真是这样吗?

2013年5月3日,强生在韩国召回所有儿童用“泰诺退烧止痛糖浆”。同样的药品、成分、剂量,同样适用的人群,也同样遍布中国市场,但和以往历次召回事件一样:这次的强生召回产品,中国又一次例外!2011年12月8日,国家药监局下文,明确要求杨森召回所有批号楷莱,停止销售万珂。而早在2010年11月19日,强生公司就因为万珂成分不纯,在美国、英国、日本召回过上述产品,问题产品已经在中国继续销售了一年以上。

那么,强硬约谈能否让强生不在双重标准呢?很多分析人士都说过,之所以形成洋品牌双重标准的局面,是因为法律和制度不健全。人们看不到这些企业受到了什么惩罚,付出了什么代价,只看到了消费者维权的艰辛和无奈。说句大白话,别人之所以犯错误,是我们给了人家太多的犯错误的机会。

如此看来,要消灭“双重标准”现象,靠约谈解决不了根本。根本是我们自己的市场要有秩序,任何产品,都该有不低于国际通行标准的、明确的质量底线;对于那些忽视质量、拒绝召回的企业,要重罚狠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有这么做了,别人才会知道中国市场的门槛高度,知道中国市场也有严格性和严肃性。【我来评论】

有人这样调侃,“是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命硬,所以强生将中国列为不召回之列?”实际上,我们没有金刚不坏之身,我们命也不比别人硬。如果你不能“因爱而生”,我们只好选择“不会再爱了”。【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