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对新一轮央企重组思路有所调整,以中储粮为主的我国三大粮油央企整合生变。知情人士称三大粮油央企整合的步子从去年下半年就基本停滞了,业内普遍称中储粮在去年夏粮收购中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并购的进程。 [全文] [评论] [最新报道]>>查看更多企业观察

专题内搜索

中储粮整合粮油央企生变

中储粮整合变整顿 并购三大粮油央企或夭折

由于对新一轮央企重组思路有所调整,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为主的三大粮油央企的整合可能生变。”中储粮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从侧面承认了重组事宜的“夭折”。“现在已经没有重组华孚和中储棉的声音了。” [全文]

三大粮企并购现隐疾 中储粮失去核心位置

按照原来的方案整合是以中储粮为主,华孚集团和中储棉相当于被中储粮并购,具体并购准备在去年下半年实施。上述中国粮食协会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因为整合“牵扯到利益和干部安排问题”,虽然同属国资委下属企业,但三大粮油央企“各有各的后台”。 [全文]

中粮等将入局收储领域 分权中储粮利于多元竞争

粮食托市收购市场份额被重新瓜分的同时,粮食收储多元竞争格局加速形成。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中储粮并没有真正发挥好作用。在粮价的上涨过程中,中储粮反而被认为涉嫌参与助推。 [全文]

公司背景

包克辛
包克辛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总书记、总经理。历任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贵州省副省长。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中储粮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66.8亿元。

中储粮整合止步缘起夏粮收购违规

中储粮被指为谋利抢购小麦 每斤净赚国家5分钱

自2007年以来,由于中储粮把收储贷款主体放到中储粮的各直属库,其他收购单位必须通过中储粮各直属库才能参与国家的托市收购。在这种情况下中储粮的各承储库就有了审批代储库的特权,这就给了部分人发政策财的机会。[全文]

中储粮自卖自买被指推高粮价推手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储粮旗下企业的自卖自买行为加剧了粮价上扬,“一些经营性业务不是不可以做,但撞在通胀的关口上,中储粮转型“粮商”所开展的一些业务对行业的冲击很大,半官半商的属性,使得中储粮和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储粮还过于追求自身效益,受到严管也是应当”。”[全文]

国家粮食局禁止中储粮纯商业收粮

 国家粮食局公布六条整肃粮食收购市场的措施,意在减少粮食收购主体,而作为国内粮食收购市场绝对主力中储粮再度被点名要求服从粮价宏观调控。[全文]

相关专题

国家粮食局叫停中储粮粮食贸易
国家粮食局叫停中储粮粮食贸易

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中储粮粮食贸易业务被叫停,同时目前只进行储备粮轮换粮的收购

粮食安全引发全球关注
粮食安全引发全球关注

温度上升带来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影响全球农业生产。

全球粮食价格走高
全球粮食价格走高

世界谷物储备将会降至20年来最低,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不断攀升,短期内难以缓解。

中储粮整合止步背后:转型遇难题

粮仓转型粮商:中储粮角色定位尴尬

一方面,在国际粮价高企和国内粮价不断上涨的压力面前,企业需要维持好自己的经营和盈利情况;一方面,作为一家央企,其需要在国家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面前,保持好应有的责任和角色。两者相较,当初国家定下的中储粮等粮食央企的定位就只能打折了。”[全文]

中储粮模糊政策性和经营性界限 主营业务面临亏损

由于政策性粮食收购和保管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随着2010年中储粮的政策性粮食收购量大幅减少,入不敷出的局面已经导致中储粮的粮食保管业务出现较大范围的亏损。[全文]

中储粮政策设置遭质疑:政策向左 利益向右

 “中储粮原本定位于非盈利机构,靠财政部的政策性补贴生存,但按国资委的要求,每年都有利润增加指标,政策向左,利益向右,这等于说是财政部和国资委 ‘打架’。”该官员表示如果以中储粮为主来整合那么其利用政策赢利的空间将再度增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