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初以来,政府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从投资、金融、财税和外贸等多个领域采取了“微刺激”的政策。这些措施在郑新立看来必不可少,政府该刺激的时候,还是要果断刺激。而六大投资领域中,郑新立表示要重点投资高铁,形成中国高铁网络。【详细】

郑新立,河南唐河县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郑新立解读微刺激:重点投资高铁网络

  今年4月初以来,“微刺激”一词不断见诸报端。这些“微刺激”措施涵盖投资、金融、财税和外贸各大领域。而就铁路投资领域来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将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年初的6300亿提升至8000亿以上,项目从年初的44个升至64个。

  郑新立开启“我们的时代—我看中国经济”第三篇,针对当前热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微刺激”和“政府投资”等话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能保8%的增速,且认为“微刺激”能优化经济结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并建议政府重点引导投资高铁,形成中国高铁网络。

谈经济潜力:人口红利能保8%的增速

  新浪财经: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词语改革“习近平常态”,这个常态您是怎么看的?

  郑新立:从目前来看,我们仍然具有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说适度快速的这样一个潜力。这要通过改革释放这种潜力,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是有可能的,保持7.5%左右也是处在合理的空间。但是如果不改革的话,各种阻碍增长的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改革的潜力会难以释放,也可能经济下行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新浪财经:是否还会存在一定的人口红利和城镇化将释放新一轮的潜力?

  郑新立:现在我们经济学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没了,这个话早说了20年。他没有看到我们农村还有6亿人在那儿住着,农业劳动力还有两亿六千万人在那儿种那18亿亩地。所以,中国农村还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可以释放出来。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农业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现在农业劳动力还有33%,我们的农业增加值占GDP是10%,也就是说33%的人创造了10%的增加值。我们农业劳动力降到和农业增加值的比例水平相近的时候,降到10%的时候,可能我们整个现代化进程就基本上大局就定下来了。在这之前都属于快速增长阶段,如果速度降下来了,经济停止了,不是别的原因,是我们政策出问题了,体制出问题了。

谈“微刺激”:释放经济潜力必须“微刺激”

  新浪财经:最近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叫做“微刺激”,那么这种“微刺激”应该如何具体的去落实一些具体的工作呢?

  郑新立:“微刺激”就是适度的刺激,就是精准的刺激,而不是过度的刺激,不是一刀切的刺激。我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当前迫切需要发展的领域来定向的给予财政杠杆、金融杠杆的支持,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就可以既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又支持了经济增长。所以,“微刺激”这样一个措施实施,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从二季度来看,可能开始见到了效果。

  新浪财经:2008年中国加大了投资,实施了“4万亿计划”,到现在为止还是一直会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您看来,如果现在继续加大投资,是否会重复2008年这种危机呢?

  郑新立:社会上对这个4万亿投资计划指责过多,这是不公正的。由于我们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使2009年、2010年我们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现在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应当根据当前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所需要的这些方向来进行投资,引导资金的投向,不能把资金都抛到房地产上去了。这就要通过国家制定一个明确的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整的方向,调整的重点。通过结构的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从近期它可以拉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经济基础。

谈政府投资:建议重点投资高铁网络

  新浪财经:您认为下一步改革是否应该继续加大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或者您有什么新的建议,有哪些领域可以继续去投资?

  郑新立:当前的投资重点,第一我觉得是高铁。要尽快形成中国的高铁的网络,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把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连接起来。高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而且我们通过高铁的建设拉动我们的装备工业的发展,拉动建材的发展,又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说90年代我们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个标志性的工程就是我们开始了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一次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能不能像90年代那样,把挑战变成机遇,关键就看我们高铁能不能保持一个投资强度,尽快形成高铁的网络。它越形成网络,运行效率才越能发挥出来。

  新浪财经:刚才您第一个提到了发展的行业就是高铁,之前也出现过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债务危机或者说长期融资债券的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新立:现在高铁有一些债务,这个是必然的,像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建设阶段必然会出现一些债务。但是十年发展之后,这些优良资产在那儿坐等就可以收取它的回报了,现在要给它中长期的融资,发行中长期债券帮它融资。 [详细]

郑新立观点集

原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多次参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而郑新立却一直以学者身份自称,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后,依然致力于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大经济政策等提供分析报告和政策建议。

人口红利能保8%的增速

郑新立预计中国8%的经济增速可以保持到2030年,因为城市化达到70%后经济增速才会明显放缓,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依然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还有大量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如果把这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中国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该刺激要果断刺激

“‘微刺激’就是适度的、精准的刺激,而非过度的和一刀切的刺激”,郑新立表示,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迫切需要发展的领域来定向给予财政、金融杠杆的支持,既调整经济结构,又刺激经济增长。

投资高铁网络是应对金融危机关键

郑新立认为,通过高铁建设,拉动装备工业和建材的发展,既能满足出行需求,又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否把挑战变成机遇,关键看高铁能不能形成投资强度,尽快形成高铁网络。

地方政府再过十年八年还债也没问题

在郑新立看来,地方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因为“地方政府可动用的资源仍比较多,如果将来改革财税体制,允许地方发债,就会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一个渠道”。他还认为经济在增长,地方的财力也在增加,再过十年、八年偿还债务基本没问题。

搞活宅基地能降房价

新一轮土改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抵保、担保、转让,这在郑新立看来“把宅基地这块搞活了,能把一部分调节为城市建设用地,而城市住宅土地供给的多少决定着城市房价的高低,哪一年开发商收储的土地增加了,房价就下来了,收储的土地减少了,房价马上就上去了。”

经济增长最大潜力是城镇化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是50%,“如果未来10年到20年间城镇化率保持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每年将有一千万以上的农村人进入城市,为此增加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足以拉动未来经济较快增长”,郑新立因此总结说,城镇化是当前和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

国企要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国企改革是今年改革的一个重点议题,郑新立说国企要改革,要注意三步走:一是要以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成立若干资本管理公司;二是国有企业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吸收民间资本入股;三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允许员工持股。

1/30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