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原料鸡再遭媒体质疑

洋快餐什么的最容易上头条了,总能挑动公众情绪的兴奋点,自然也是各类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对象。

记得以前有个报道,肯德基的鸡都是变异品种,长了六只翅膀六条腿,专门给中国人吃,甚至有人拿出了照片为证(虽然充满了PS的痕迹)。这回的质疑倒没有那么离谱,不过也很刺激。我们回顾一下本次新闻报道,质疑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鸡长的太快,45天就长成了。

新闻原文中提到:记者在走访粟海集团在万荣、平陆、临猗、永济、长杆、卿头等地的签约基地时了解到,粟海集团所喂养肉鸡的饲料有三种,前十天吃一号饲料,是长营养的;下来是吃二号料,是长骨骼的;最后十五天吃三号料,是长肉的,一天能长二到三两。

第二:饲料配药有添加剂,苍蝇都被毒死了。

新闻原文中提到:工人们不时把粉沫状原料倒入机器中加工。工人们解释说,“这些饲料配了药,有添加剂,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但对人体肯定有害,周边的苍蝇都毒死了,年轻人都不敢在这里干活。”

看起来确实很触目惊心,与大多数网友心目中的常识相违背。这么快长成的鸡,到底放了多少激素啊,人吃了后这些激素会不会也被人体吸收了,会有什么恶果?一些小孩子发育过快是因为吃多了肯德基吗?

另外,根据绝大数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苍蝇是一种生存能力极强、近乎百毒不侵的强大物种,连苍蝇都毒死了,这玩意我们人类能吃吗?

于是,在系列新闻报道之后,我们看到新浪财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3%的网友认为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原料鸡不安全,也有近75%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再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

主要质疑均站不住脚

当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报道冲击我们的常识时,作为一般人自然的反应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这里面有个边界的问题,即人们已经发现的事实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质疑,或者仅仅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常识?

本次关于洋快餐原料鸡的质疑,仅仅从新闻报道所提及的事实来看,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关于生长速度的质疑,“45天就长成”,看起来很违背常识,但其实我们的“常识”可能早就已经过期了。目前工业化生产的白羽肉鸡,45天是一个正常的生长周期。也就是说,我们在菜场里、超市里买到的肉鸡,大多数也是“45天”的产物。

美国人吃的大多数也是速生肉鸡,而我们的中华传统美食北京烤鸭,主要原材料也是生长周期极短的“填鸭”。

另外,关于“苍蝇都被毒死了”,这个看起来更加耸人听闻的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事实上,确实存在能把苍蝇毒死的药,且是在猪牛羊鸡养殖中都很常见的药。仅仅从这篇报道提供的内容来判断,我们认为,这家肯德基原料鸡的供货商,只不过是使用了普通灭蝇药而已。

至于鸡吃了这药,会不会残留到体内,进而对人类产生伤害?以常见的“环丙氨嗪”为例,其主要用于控制动物厩舍内蝇蛆的繁殖生长,杀灭粪池内蝇蛆,以保证环境卫生。但这个药,不能喂多,喂多了可能因摄食过少饥饿而致死。这是一个业内公认的可以被采用的技术。

同样的事实,换一个表述就是,“没有在厂房中发现存在生命特征的苍蝇及其幼虫活体”,反过来不是证明卫生方面管理严格嘛?【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

“速生鸡”是人类正常的选择结果

在没有足够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类似的质疑仍然能不断发酵,一方面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确实高度敏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众对于现代食品工业生产模式存在怀疑。

现代食品工业生产模式下,人工大规模集中饲养肉鸡,因为饲料和药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非工业化养殖的禽类,也不是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我曾经在一个农家院里吃过土鸡,告诉我都是散养的,结果我一看,几只鸡正在屋后垃圾堆里自由地寻找食物呢;至于纯野生的禽类,可能含有一些目前人类无法控制的病毒,其风险更不可控。

更重要的是,散养土鸡和狩猎野鸡等原始供应方式,在现代社会人口数量大规模增加、人类对于肉食需求大规模增加的背景下,完全无法形成足够的供给。市场上也并不是没有相关供给,只不过因为稀缺价格更高而已。你可以选几元一斤的肉鸡,也可开车去乡下买几十元一只的土鸡,你可以选择15元的麦当劳肯德基套餐,也可以选择80元一份的土鸡炖汤,也可以吃数百元的“野鸡”,只要你敢确信那是真货。

至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他们本来就是美国的舶来品,美国人主要就吃肉鸡;另外他们还是“快餐”,不可能选择原材料昂贵、供给不稳定、安全不可控的供应来源;而快餐的消费者,也很难接受价格过高的产品。

因此,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速生肉鸡,本质上和杂交水稻一样,原本就是市场供求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而本次部分媒体质疑的事实,也并不妨碍有需求的公众继续选择相应食品。

当然本文并不是建议大家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本次事件还有隐情,大家主要的关注点应该是权威检测机构关于相应公司产品激素、药物残留的检测结果,相关公司的产品是否超标,很遗憾在新闻报道中并没有看到任何信息,多数都是主观的推测。除此之外,基于目前的新闻报道,我们仅仅看到了已经被市场接受的“速生鸡”的生产过程而已。

撰稿:新浪财经评论员 杨宇

关于食品安全的质疑很有必要,关于质疑的常识、逻辑和论据也很有必要。 【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