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楼市进入深度调控以来,房地产行业掀起了一股人事调整浪潮,多个房企高层人事变动频繁。7月5日,继赵汉忠离职后,原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总裁的职务,金地集团高层内讧越演越烈,三驾马车解体。[全文][评论] [滚动]>>查看更多企业观察
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秉承“用心做事,诚信为人”、“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等金地之道的企业精神,逐步形成了地产开发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金牌董秘郭国强辞职 掀开内讧大幕 |
|
金地集团5月22日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郭国强的书面辞职报告,郭国强因个人工作变动的原因申请辞去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去年1月,已连任四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的郭国强向金地集团提出辞任董事会秘书一职。但是很快就有消息传来,郭国强并没有离开金地,而是继续保留董事职位,并且出任公司资本管理部总经理。而这一次郭国强辞去了董事一职,离开金地集团的意思就非常明显。 [全文] |
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辞职 陈必安接任 |
|
6月27日,金地集团宣布,该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因个人发展原因”申请辞职。这是继公司董事郭国强离职后,该公司出走的第二位高管。 赵汉忠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辞职是真,但对具体原因不作解释。一位接近金地高层的人士评论,赵汉忠是个颇有追求的人,他很可能在离开后开创自己的事业。 [全文] |
总裁张华纲辞职 黄俊灿接任 |
|
继此前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以及资本管理部总监郭国强之后,48岁的金地总裁张华纲亦告别金地。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昨晚公告,总裁张华纲辞职,39岁的副总裁黄俊灿接任。一连串人事变动意味着,金地顶级管理层除董事长凌克之外,几乎全部换血。 [全文] |
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硕士,金地集团董事长和主要创始人,金地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原金地集团董事、总裁,与凌克、赵汉忠并称金地“三驾马车”。
1992年加入金地集团,素有“少将”之称,接任张华纲总裁职务。
原金地集团副总裁、上海董事长兼总经理,金地元老之一,与凌克、张华纲并称金地“三驾马车”。
1991年加入金地集团,是公司中最老的管理人员,接任赵汉忠副总裁职务。
高管矛盾早已有之 检举信引爆夺权战 |
|
作为董事长的凌克,与张华纲、赵汉忠并称金地“三驾马车”,相互合作已有十几年历史。三雄搭档,既互有所长,亦关系微妙。接近凌克的金地人士坦言,凌和张都想自己主事,两人出现了角色冲突,高管矛盾早已有之。6月20日的一封检举信,引爆了夺权之战。 [全文] |
坊间传说纷纭 知情人士透露一山难容二虎 |
|
无论是张华纲还是赵汉忠的去职,金地的官方解释均为“个人发展原因”。但坊间传说纷纭,有业绩压力承担责任之说,有管理理念不合之说。金地董事会中的一名知情董事透露,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山难容二虎”。 [全文] |
股价大挫 管理层买入股票提振市场信心 |
|
金地集团连续的高层地震,一步步演化为股价的暴跌,6月28日午后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市场担心情绪弥漫。为了稳定投资者对公司后续发展的信心,公司管理层一致采取了买入股票的行动,以期能提振市场信心。董事长凌克已购入公司股票13万股,新任副总裁黄俊灿也已购入10万股,且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 [全文] |
销售业绩下滑 新势力格局挑战重重 |
|
宣布总裁张华纲和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相继离职后,金地集团发布了半年业绩公告,上半年销售签约金额和面积均同比下降约四成。1至6月,签约面积4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8%;累计签约金额53.76亿元,同比下降37.3%。与其他品牌房企30%左右的业绩增长相比有不小的反差。 [全文] |
调控市中高层内讧 凸显开发商风雨飘摇的境地 |
|
7月5日,金地集团高层内讧的大幕终于落下,三驾马车最终解体,新势力格局初步形成。此番人事地震,正值政府推进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之时,危机下的高层内讧凸显了开发商风雨飘摇的境况。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迅速救市,开发商起死回生,大多赚得盆满钵满,但好景不长。2010年,中国政府再次出手调控楼市,并被舆论普遍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次调控。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糟糕的业绩,经营理念的分歧外化为剑拔弩张;高层的内讧更替,再也无法被业绩掩盖。 [全文] |
各个地产高管更替频繁 折射地产行业变革阵痛 |
|
楼市进入深度调控阶段以来,房地产行业内部也掀起了一股人事调整浪潮。多个房企高层人事变动频繁,龙湖地产、SOHO中国、佳兆业、保利等知名房企尽在其中,尤以此次金地集团三大高管的离职最为典型。 如此频繁的高管更替,不仅反映了公司内部经营问题,更折射出当下房地产企业在成长和转型期间面临的众多问题和抉择,这些事件本身也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变革阵痛的一个缩影。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