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月31日,2012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完毕。从利润增速上看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出现了同比下降,这或多或少还是超过了市场前期“减速”的预期。上市公司们的经营状况到底有多糟糕?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呈现哪些特点?[详细]

  

贫血的业绩

少见的同比下降

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完毕,在宏观经济整体减速的大背景下,市场普遍对企业盈利整体减速有所预期。这种预期从发布2012年一季报时已经初现端倪:按照可比公司统计,全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0.42%,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只有1.5%,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41%。所以才有了进入5月以来市场的连续调整。

但从中报业绩的整体上看,业绩同比下降的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8.53%,增速下降1.89%;利润总额同比增速由正变为-0.29%;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9%,继续下滑1.18%。而如果把业绩依然强劲增长18.24%的银行业扣除,我们则可以看到更清晰的数据:营业收入同比增7.47%,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14.72%,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17.62%。在表观GDP只是增速由12%减速到8%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的迅速恶化已经是整个市场的投资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成绩排排坐】
  蓝筹股集中的沪深300指数净利润仍保持了2.86%的增涨,而中小企业板的盈利则出现了10.9%的同比下跌,创业板股票总体也出现了2.25%的下跌。22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中报业绩出现同比负增长的达到17个,占比达到惊人的77.3%,较一季度的15个行业进一步恶化。 其中,采掘、医药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由正转负,钢铁、轻工、电子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已经低于一年期贷款利率。

产业魅影

为什么上市公司盈利的恶化远远高于GDP的减速幅度?答案就在于我们国家的存在的严重的产能过剩上。

供需的天枰

市场供需本来应当拥有正常的传导机制来调节。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企业利润高速增长,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就高,产能随之快速扩张,市场供需逐渐平衡。市场出现需求不振,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企业陷入亏损,通过企业主动收缩和部分企业的市场化倒闭退出市场,供求自然重新可以重新达到平衡。

产能过剩的痼疾

然而,我国自1994到1999年的经济调整就已经伴随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幸运的是,2000年之后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和加入WTO带来的大量外需,消化了产能过剩的缺口。但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国家出于政治稳定对房地产市场的坚决调控和国际经济整体的再平衡过程的叠加期,特别是随着我国走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价格迅速攀升以后,很多行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已经不再,以中国目前已经体量巨大的出口份额,再想依靠外需去消化国内巨大的产能过剩从长期上看是不现实的。

更严峻的是,我们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措施是信贷放水和扩大投资。这实际制造了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经过08、09年的刺激,中国的多数行业陷入的是极其严重的产能过剩。

实体经济的传导

看中报,钢铁、造纸、化纤、原料药、航运这些整体亏损的行业哪个不是背负着沉重的产能过剩的压力?

从中报中存货较一季度的环比增幅度上看,建材行业的存货增加1410亿,增幅达到17%;在二季度地产和汽车销售回暖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和汽车的存货反而增加了4.1%;而同比数据上看,交通运输、建材、采掘、房地产的存货同比上升幅度分别达到38.1%、35.7%、24.8%和23.8%。而从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上看,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在2006年为5.21,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后降到了4-4.2,而2012年中报进一步恶化到3.55;而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年的4.59,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后降到了3.64-4.2,而2012年中报进一步恶化到3.15;库存和回款两方面均不乐观。

【产能自我调整机制缺位】
  面对产能过剩,我国尚缺乏有效的自我调整机制。背后的原因包括:国家的不当的扶植政策、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的过度救助和国企的委托代理风险等。比如我们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国家重点扶植的战略新兴产业带来的太阳能、风能的巨大的产能过剩;又如整个钢铁行业的产能已经存在20%-25%的巨大过剩缺口,各地方政府仍通过各种手段支持企业保持产能甚至开建新的产能项目;而国有企业的老总往往对对盈利的关注不如对做大企业规模、增大自身控制的社会资源,从而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利益更重要。这样本该退出市场的不退出,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就都要面临更加严峻的亏损,一步一步把整个行业带向不归之路。如江西政府接盘严重亏损的赛维的债务,但赛维没有真正退出市场,整个光伏行业的噩梦就看不到终点。

【危机过后美企迅速恢复】
  美国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迅速恢复。以汽车市场为例,通用2009年6月申请破产,福特也大量关闭工厂缩减产能,市场重新达到平衡。如今虽然美国经济增速只有1.5%,但美国上市公司的整体ROE却已经超越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道琼斯工业指数的ROE达到29.82,标普500指数的ROE达到26.62。

市场估值和国际接轨的趋势不可阻挡

近几年以来,整个A股市场一直伴随着市场估值和国际接轨的困扰。

虚胖的估值

曾几何时,无数投资者面对高价发行的A股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A股的与众不同。但不能否认的是,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正不断下移,估值水平逐渐和国际接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年底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TTM,市场法)48.96倍,市盈率中值57.58倍,市净率为6.32倍。而到了2012年1季报披露完毕的4月30日,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已经降低到14.39倍,市盈率中值降低到32.07倍,市净率降低到1.92倍;到了中报披露完成的8月31日,整体市盈率进一步下降到12.49倍,市盈率中值下降到27.89倍,市净率下降到1.67倍。

虽然这一数据从历史对比上看已经低于2008年11月1664点的13.32倍和2005年6月998点的18.43倍的估值水平,并创下了A股历史上的最低点,但是如果把我们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和国际市场相比,则仍然要高不少。如果说过去的20年间,伴随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经济背景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扩张期,那么整体宏观经济减速和调整的态势下,高成长化解高估值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香港和美国的估值水平】
  香港H股指数动态市盈率8.01倍,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8.81倍,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市盈率12.83倍,标普500市盈率14.27倍。如果以海外港市场的典型指数的估值水平来横向对比,8月底沪深300指数历史上破天荒地创下了9.81倍的个位数的市盈率已经低于美国市场的核心指数,但也不值得奇怪,仍还是高于香港市场20%以上。
  而如果用市盈率中值水平27.89倍来和海外市场做对比的话,A股市场的估值和国际接轨的道路还很遥远。而在中国经济和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越来越面向国际化的今天,我们还能继续保持着这样“独特”的高市盈率吗?

中小股神话已经结束

我们前面提到了中国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和市盈率的中位数两个数字,两者差距巨大这就不能不提A股市场的内部结构中大盘股的估值较低而中小股票的估值较高的问题。

增速与的估值形成反差

从中报数据披露完成之后的最新数据上看,全部A股最近市盈率(TTM,整体法)12.51倍(非银行19.05倍),代表大型股票的沪深300指数9.81倍,中小板27.39倍,创业板32.79倍。

而和以往中小板和创业板较高的估值对应了较高的利润增速不同,2012年中报整个市场上市公司总体净利润同比减1.55%,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同比增2.86%,但中小板同比减10.9%,创业板同比减2.25%;而实际上一季报中A股总体净利润同比减0.43%,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同比增3.75%,但中小板同比减9.83%,创业板还同比微增1.61%。小股票要面对的是“估值仍高、增长不再”的尴尬。

恶化的净资产收益率

如果说利润增速还有基数的影响,我们来看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情况:2009年底创业板设立之初,创业板股票的ROE为26.44,高于中小板的18.48。中小板又高于沪深300的15.81。2010年年报,创业板第二年整体ROE降为16.28,中小板降为15.79,开始低于沪深300的17.77,但仍高于全部A股的16.275;而2011年年报开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逆转,创业板ROE变为11.02,小于中小板的12.19,又小于全部A股的15.25和沪深300的17.01;到了2012年中报,盈利能力的反差就显得已经格外扎眼了,创业板ROE降为6.76,小于中小板的8.68,又小于全部A股的14.08和沪深300的16.68。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中小板业绩,均出现同比负增长和环比继续恶化现象,ROE水平大幅降低。而创业板高出主板3倍和中小板高出主板2倍的估值水平失去了“更高的成长”和“更好的盈利能力”的支撑,无异于已经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不可能永远都保持高增长。过去20年,伴随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经历了整体的经济扩张周期。这中间无数企业用高速的成长创造了投资神话,也使投资人对增速的预期变得越来越高,也习惯为成长空间给出较高的估值。然而现在,我们的经济可能开始步入了收缩整固期,客观上要求我们降低对增速的预期,重新构建投资锚点。经济下行周期,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特性已一览无余。

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中报业绩强化了经济的收缩态势。同比下降的利润使以往的高估值难以持续,这意味着整个市场底部区域的时间可能超出投资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