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年580万套、2011年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中央政府下达的一系列保障房目标,描绘出了一幅幅住有所居的蓝图。但在投资资金有限、用地指标受限的情况下,这些数据或许将成为地方政府头上的“紧箍咒”,于是乎企业自有用地、违建等渠道被地方政府打通,或将成为保障房体系当中的新军。[详细] [评论] [滚动] >>更多财经视点

保障房
保障房保障房的全称是保障性住房,此用词自国六条之后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闻媒体与社会人群之中。但什么是保障性住房却有不同的理解,对现状产生不同的争论。只有政府买单的才叫保障性住房。
我国保障房的发展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

地方政府见招拆招,下分任务,企事业单位能否自建房?

投资有限、用地指标受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打通企业自有用地、违建等渠道。

深圳:违建没收等住宅或变身保障房

深圳将积极挖掘保障性住房供应能力,强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将部分征收、没收、非法买卖的住宅类违法建筑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北京:鼓励事业单位自有地建保障房

北京将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今年,本市将新增商品房供应10万套,特别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投放量。同时,本市继续执行住房限购令。

济南:事业单位可以参与建设公租房

对一些符合规划、建设质量合格的既有住宅,可以通过回购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新建商品住宅项目也要根据规模、区位、性质,按照不同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

上海:捆绑开发保障房可解资金难题

捆绑式开发在土地层面,政府就给予了一定优惠。具体操作是,在商品房土地招投标中,政府会以低于周边商品房土地的价格、高于公租房土地的价格出让给保障房开发企业。

企事业能否自建房惹争议

支持专家代表:邹晓云、陈国强

邹晓云: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邹晓云: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目前对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建保障房没有明确的规定。保障房应该是政府统一配置,但与政府协调好,统一计划也是可以的。”

反对专家代表:陈宝存

陈宝存: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
陈宝存: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存量在企事业与机关单位的不可回收的国有划拨土地变性之后,给这些机构建设集资房,是国有土地资产的巨大流失,也妨碍了土地招拍挂政策的执行,出现更多的关于土地的权力寻租也是可以预期的。

企业自建房,资金土地来源何处?难防跑偏

如何拆招: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

存量土地供给难 企业转化自有土地

将企业自有的工业用地或划拨用地转为住宅用地。这样不仅拆迁容易,能够较快实现供地,而且整个地块的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利于保障房项目的回购配租。某高管表示,短期内看来,也很难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资金来源是根本 土地出让全入预算

 “土地财政”一直被人们所诟病,不仅是因其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而且还在于其在楼市调控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如何将土地出让金纳入政府预算,如何让土地出让金能够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这是决策层想要解决“土地财政”的根本问题。

低价工业地变性 保障房收益超20%

盘活国企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房,近来受到业界关注。金隅股份透露,其保障房收益率可达20%以上,而秘籍就是将名下大量低价工业用地转为住宅建设用地。这种方式能否大面积推广?会否带来新的不公平?

经济学家热议:保障房胜算不大。

许小年:这是一招胜算不大的险棋政府现在将赌注押在3600万套保障房上,这是一招胜算不大的险棋。首先是钱从哪来?有学者估计仅建设资金就需要5万亿,道路、小区、学校、医疗、商业还需大量的配套资金。
蔡继明:保障房指标不可能完成政府想通过增加保障房的供给来解决房地产难题是不现实的。商品房过高的房价所构成的系统,无法支持足够数量的保障房供应,国务院所下达的保障房指标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
屈宏斌:强令地方出资会埋下新隐患中央在保障房的支出上没有明确自己的责任,让地方政府去想办法,资金问题解决不好,没有明显的规范,保障房任务可能完成不了,即便完成了,资金也是比较混乱的局面,新形式的隐形债务又会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必须面对,否则会埋下隐患。

保障房建后分配,特权过多,如何保证公平?

何保公平:我们不是缺乏保障房,而是给特权者的保障房太多了。

划拨用地避招拍挂 分配如何监管

“这些保障房以职工住房困难的名义建设,实际上有地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是大机关、大国企、大单位,待遇本来就不错,住房困难职工有多少?他们属于最急需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群体吗?而且很多企事业领导本来就有好几套住房,建了保障房,那些有分配权的领导给自己弄房子,这怎么监管?”

保障房骗购罪与罚 完善准入机制

加大骗购、骗租者的违法成本是必要的。但一旦出现骗购、骗租行为,就终身不得申请保障房的规定是否合理合法,还值得商榷。完善保障房制度,不能仅仅盯住惩罚环节,还应进一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让保障房无利可图 方能根治骗购

如果在保障房领域里进行系统性的解决,让保障房回归保障的本质,那么骗购保障房,假借保障房名义盖豪宅以自肥的现象就会消失,同时保障房也真正地保障了那些需要保障的人。

深圳寻租温床困局 保障房保了谁

深圳1988年启动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最大的教训就是保障房上市后,不仅盖了再多的房子都会流走,而且巨大的差价成为寻租的温床。然而深圳现在重新构建的保障房体系,依然留下了口子。

房企对保障房也持两派意见。

支持代表:首创、金隅

金隅:工业用地变身住宅用地是秘籍金隅今年将有一部分转为开发用地。保障住房发展有较大优势,通过将工业用地转化为保障房开发用地,可使得公司享有一级开发的利润,导致公司在保障性住房开发上的收益率能保持2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开发商。
首创:不会放弃保障房建设刘晓光表示,第一个,一个企业还是要有社会责任,还要做点对社会更加负责的事。第二个,这个经济适用房也有8%的回报呢。第三,它稳定,拿来政府就分配了、就卖了嘛,所以我们希望这个也是我们作为转型的一个支线。

观望代表:远洋、万科

远洋:不会大规模贸然介入保障房远洋地产总裁李明称,开发商是否会大规模进入保障房,需进一步观察其盈利模式,目前经适房、限价房、廉租房都没有盈利模式,只有公租房有盈利模式,远洋还不会大规模贸然进入,但会高度关注。
万科:尚未找到保障房赚钱的路毫无疑问,保障房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至今,万科已参与了300多万平米保障房的建设。但郁亮始终表示,并没有找到赚钱的路。他以广州万汇楼为例,不算利息,万科需要57年才能收回成本。

参建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

与政府处好关系,得到政策倾斜和照顾是参建的重要原因。

参与不单为利润 或得政策倾斜照顾

在招商地产这样的商业地产与中、高端住宅并重的公司中,保障房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显然微乎其微,但招商地产却一直参与着保障房建设。分析认为,未来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可能会得到政策的倾斜和照顾,这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是个利好因素。

企业制度性求解 与地方政府处关系

保障房是中国建筑优质订单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规模大且具备可持续性,政府信誉好、回款有保证,毛利率不低于6%、盈利稳定。最重要的,公司在开发保障房过程中,能够与各地政府建立和巩固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获取土地的能力。

收益稳定风险低 规避相关政策限制

开发保障房项目不仅可以获得贷款和土地的优先条件,同时有可能与政府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保障房项目与商品房对比,收益稳定,风险较低。参与建设保障房项目,可以规避政策的限制,与“因限购而卖不出商品房”相比,房企们莫错过抓住这种开发的好机会。

评议保障房

配建只是过渡安排 机制才是根本

配建这种捆绑打包的模式只是过渡性安排,并不能长久为之。同样,任务化的保障房建设也并非长久之计,尽快加强立法和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保障房的土地政策、保障对象、保障标准等,才是根本之道。

地方政府建保障房 三大瓶颈难破

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政治上的保证,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态度很明确,但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开发商和代建企业在保障房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如何退出,是决定企业参建保障房的重要因素。

本专题策划

专题策划:新浪财经 王远志

联系方式:010-6267 5828

微博热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