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经常被各种政策拍晕

广州汽车限购令出台导致汽车股周一大跌,广汽、上汽下跌都达到8%左右。而上周五,陆家嘴论坛,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没理由不成为世界一流”。

首先声明我们不是要给广州扣大帽子,上面两个事本来是孤立的,几只股票一天的下跌跟“股市一流与否”无关。但是考虑到包括广州限购在内的汽车产业政策等调控政策,近几年来频繁变动,相关上市公司不断遭遇自身经营之外的政策风险,这是否符合“世界一流”的特征?

汽车业是个很典型的行业,曾经位列“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振兴开始后,大量需求集中爆发,各公司投入上来了,产业链上企业都扩张了。然而没多久,地方政府发现汽车增速过快给城市带来麻烦。于是,税收优惠取消、限购政策等板砖一块接着一块,拍在汽车生产企业头上,拍在经销商头上。

有个典型的公司,曾被很多人质疑的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大家的主要关注点是上市前后业绩变脸,质疑公司吹牛过度、保荐机构不尽职、新股发行利益输送等等。这部分问题在证监会制度层面似乎都可以管一管,但业绩变脸的根本原因呢?答案还是产业政策短短两年间变化太大。单靠证监会,哪怕引进所有“世界一流股市”的先进制度,都不可能解决这问题。

除了打压的政策之外,支持的政策偶尔也会让企业不舒服,比如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此前的出发点是优先扶持“更先进”的纯电动车,而不是海外更为成熟的混合动力车,这直接导致很多厂商没在这块多准备。但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新政提到,中重度混合动力车减半征购置税、消费税、车船税,业内人士认为三税减半的力度要超过纯电动车购置税全免,实际优惠力度更大,市场接受度也会更高。

我们看到,“宣布奥迪11款混动车将国产”的一汽,完全踏准了政策节拍,但有些厂家恐怕来不及去追这个政策了,因为这个政策只给3年,就算去追,政策到时候会不会再变呢?

这种情况下,你叫企业如何决策?

投资者经常被各种政策拍晕

可以说,汽车股在7月3号这一天的下跌行情,是汽车股投资者这几年政策风险的浓缩版本,也是所有从过度刺激到严格限制的行业公司背后,投资者遭遇的真实写照。其他一些曾经在09年振兴过的行业,如钢铁、船舶、石化等,在经济整体过热,政策方向调整后,都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跟不上政策节奏的股民只能无奈接受损失。

房地产政策几乎和汽车翻版,稍微不同的是,地产股的投资者,在更长时间段调控洗礼下,政策敏感性略强,经常能“提前反应”,躺着中枪之前,就往往先躺下装死。

家电行业的情况更特殊一些,近年来总体的政策是支持的,但是,不少优质企业却不领情,认为补贴透支了需求,同时让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长期存活,奖劣罚优。市场自然的竞争秩序被影响,长期很难乐观,最终风险还是得投资者来承受。

此外,让投资者感到难受的还有信贷额度管制政策,宽松的时候银行求着企业贷款,而信贷政策紧缩的时候,直接把很多正常经营的企业贷款之路封死,逼得部分企业只好去借高利贷或者高成本发信托,高成本融资实际侵蚀的就是公司的利益,最终承担者仍然是投资者。

以上种种,包括其他类似的问题,背后是一个共同的逻辑,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大起大落,刺激政策和限制政策转变过于频繁,或许每次调整都有其必要性,但政策决策过程中投资者的利益几乎被完全忽视。

A股市场经常被各种政策拍晕

近年来,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逆周期调控政策运用的较为充分。对于股市整体来说,宏观政策本身的变化,政策执行环节中力度和节奏的变化,往往会产生非常剧烈的影响。

历史上,大家非常爱用“政策市”这个说法来形容中国股市,这似乎是一个用滥了的词,但我们发现,在08年四季度前后,这个词的实质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前政策市主要指的是,印花税、扩容、新股停发与否等股市层面的措施及影响,而最近几年,货币政策实际实施的力度(参考市场实际利率水平)等宏观政策,事后看和股市的走势几乎完全同步,这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当然,这里面如何预判、分析政策执行的力度和节奏,对于普通投资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回顾08年,危机苗头已现,但货币紧缩步伐仍然持续,最终导致经济加速衰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市的风险;09年之后保持了较长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利率水平(银行贷款加权)从8%多回落到4%多,再涨回6%多,股市的起落几乎完全一致;而去年,在“控制通胀为首要任务”的目标下,实际利率水平超过了紧缩年代,出现了罕见的股债双杀。以控制名义通胀为目标的紧缩政策,基本出发点是民生问题,尽管监管层经常会说“不针对股市”,但股市遭受池鱼之殃同样是家常便饭。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哪怕是“世界一流”的股市,投资者都要考虑政策因素对于市场的影响。但中国宏观、产业政策的多变程度,这种多变给市场参与者带来的预期难度,这种多变导致股市大幅波动的程度,都是世所罕见的。

一个正常的股市,需要一个相对稳定且能给参与者预期的政策环境,重大变化往往会经过较长时间铺垫,给市场充分预期的空间,避免可能影响市场估值体系根本的指标频繁大幅波动动,如实际利率水平等。而一些可能影响到不同市场参与者利益分配的政策,比如汽车限购这一类的产业政策,也会更多地权衡利弊,而不是更加重视效率,避免直接损害包括股民在内的少数群体利益。

在当前的坏境下,即使证监会能够接受媒体、专家、网友的各种建议,将中国股市本身的制度建设完善到了世界一流的地步,单靠证监会也无法打造出一个世界一流股市。

我们认为,郭树清主席说的“建立世界一流股市”,或许也包含了一个美好愿景:除了证监会层面的制度完善之外,其他的政策决策部门,以一种更加平和、尊重市场的方式实施调控,而不是频繁进行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干预,“闲不住的手”稍微收起来一些。那么不仅中国股市有望正常化,向“世界一流”迈进,中国经济也有可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各种政策风险频繁爆发的环境下,市场各主体总是躺着中枪,中国股市又如何能站起来成为“世界一流”股市呢?【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