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证券市场周刊》与新浪财经共同发起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一致预期”显示,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均值为2.8%,较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6月CPI同比增速2.7%小幅上升。调查显示,7月份CPI同比增速最低值2.4%,最高值3.2%,中值为2.8%。经济疲弱之际,通胀形势并不严峻,但数据回升似乎与之出现背离。根据商务部监测的食品价格显示,7月份猪肉价格小幅反弹,蔬菜、鸡蛋价格涨幅较大。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一步指出,6月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量小幅下滑,或对下半年猪肉价格反弹起到推动作用。[评论][滚动][新浪宏观数据中心] [往月回顾:2013年: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7月CPI一致预期

7月CPI增长2.8%

调查显示,7月份CPI同比增速最低值2.4%,最高值3.2%,中值为2.8%。经济疲弱之际,通胀形势并不严峻,但数据回升似乎与之出现背离。

根据商务部监测的食品价格显示,7月份猪肉价格小幅反弹,蔬菜、鸡蛋价格涨幅较大。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一步指出,6月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量小幅下滑,或对下半年猪肉价格反弹起到推动作用。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汤云飞则指出,文娱类和居住类价格季节性涨幅较大,再加成品油价格上行影响,预计非食品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另一方面。2012年7月份CPI基数较低,2013年7月份CPI同比将反弹。

上月CPI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日信证券 陈乐天

瑞穗证劵 沈建光

国研中心 邓郁松

国盛证券 周明剑

联讯证券 杨为敩

7月PPI一致预期

PPI预期降2.2%

调查显示,7月份PPI同比增速最低值-2.8%,最高值-1.6%,中值为-2.2%。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7月油价大幅上调,钢价在减产后也小幅回升,仅煤价仍在低位,预计7月PPI环比企稳。

生产资料价格方面,7月整体来说还是供给充裕、需求不足的大环境,部分行业出现了一些局部的改善。钢铁方面,由于库存去化情况比较积极,钢铁企业减产,同时需求端普遍预期尚可,支撑钢材价格抬升。有色金属、农资品等价格则继续回落。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则指出,PPI企稳不仅缘于去年的低基数,还流露出了经济增速企稳的迹象,包括矿产品价格开始回升。

上月PPI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新时代证券 冯文锁

高盛 宋宇

兴业证券 王涵

华融证券 周隆斌

方正证券 汤云飞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一致预期

新增人民币贷款6555亿元

调查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预期最高值为9000亿元,最低值为5000亿元,预期中值为6500亿元。

“7月信贷投放乏力,”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7月一般是信贷投放较少的月份。再加上钱荒带来的紧缩效应,我们估计7月信贷增量明显低于6月。”

7月新增贷款较低的原因,“一方面受到存款流出影响,”国金证券宏观经济研究负责人李治平表示,“一方面又受到需求影响,包括政策规范、以及制造业需求疲弱且银行存在安全性考虑。”

彭文生表示,全年新增贷款总量将低于此前预期的9万亿元,预计在8.5万亿元左右。

上月信贷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申银万国 李慧勇

中信建投 胡艳妮

中期公司 王骏

摩根大通 朱海斌

阳光保险 阳光保险

7月M1一致预期

M1预期同比增9.4%

调查显示,7月末,M1同比增速最高值为11%,最低值为8.2%,预期中值为9.2%。

与信贷、广义货币状况相似,7月M1同比增速预计也将有所放缓。同一调查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较6月末微幅回升0.1个百分点;新增人民币贷款7月预测均值较6月份的真实值少增近2000亿元。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影响M1余额增速的负面因素包括,财税集中上缴,7月份银行业面临季节性的企业活期存款流失;机关团体存款季节性下降;企业增持活期存款意愿较差。而对M1增速形成正贡献的因素则有,M0在连续两月大幅减少后将经历季节性补充,及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

上月M1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万博经研院 滕泰

湘财证券 罗文波

交通银行 连平

民生证券 管清友

交银国际 李苗献

7月M2一致预期

M2预期同比增14.1%

调查显示,7月末,M2同比增速最高值为15.5%,最低值为13.2%,预期中值为14.1%。

高盛高华资深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预计,7月份M2增速将升至14.1%,隐含的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将从6月份的4.5%降至-0.4%。

M2同比增速保持相对低位主要受“本月财政存款上缴以及跨境资金流入规模或负增长对资金面的冲击,”招商证券[微博](11.39,-0.19,-1.64%)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不过去年基数较低,因此,M2较6月小幅回升。”

“总体来说,M2已处于见顶回落的区间中,”联讯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杨为敩表示,虽然7月M2小幅回升。

上月M2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西南证券 张仕元

兴业银行 鲁政委

第一创业 李怀军

倍特期货 李明

西部证券 段安康

7月工业增加值一致预期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0%

调查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最高值为9.5%,最低值为8.6%,预期中值为9.0%。

民族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伟指出,早前发布的7月制造业PMI较6月回升,主要分项指数显示需求有所恢复。7月份,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

“从高频粗钢产量等数据来看,经济下滑势头暂缓,”兴业证券(9.62,0.03,0.31%)宏观分析师王涵指出,“而且,钢铁、水泥的价格出现走强,显示供需状况出现改善。”

谢亚轩表示,汇丰PMI跌破临界值,显示私人企业扩张动力不足。

上月工业增加值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北京领先 董先安

万博经研院 滕泰

国金证券 李治平

中银国际 程漫江

招商银行 刘东亮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一致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预期20%

调查显示,1-7月固定资产投资(非农户)同比增速最高值20.5%,最低值为19%,中值为20%。

分析师们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期变差。与上一期调查相比,最高值、中值、均值都在下降。

“预计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小幅放缓,”中信证券(11.12,-0.05,-0.45%)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目前,企业投资扩张的积极性不强,制造业投资维持弱势;受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房地产投资稳步回落;基建和服务业投资保持稳定。”

连平认为,虽然担心房地产泡沫及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已不大可能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与融资平台政策。

上月固定资产投资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美银美林 陆挺

金鹏期货 喻猛国

国泰君安 汪进

招商证券 谢亚轩

南华期货 张静静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致预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13.4%

调查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最高值14.1%,最低值12.6%,中值13.4%。

与上期调查相比,分析师们对消费增长的预期趋于乐观。

“7月实际消费增速略有回升,”交通银行(3.84,0.00,0.00%)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考虑到物价涨幅较6月也有小幅上升,名义消费增速可能较上月回升。”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7月车市虽步入传统淡季,但得益于相关政策调整和让利幅度加大,一线城市汽车销售淡季不淡,”鲁政委指出,“空调因炎热天气销量较好。”

上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万博经研院 滕泰

中信证券 诸建芳

齐鲁证券 刘启元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 牛犁

光大证券 徐高

7月进口一致预期

进口预期同比增2.9%

调查显示,7月份进口同比增速最低值-3%,最高值11%,中值为3.2%。

海通证券(11.10,-0.20,-1.77%)(600837.SH,6837.HK)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从进口来看,PPI总体而言仍然疲弱和资金面偏紧使得补库存延后。

在主要工业品的进口方面,由于美元走势疲软,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实行“软盯住”的策略,对其他货币升值不明显,国内企业采购成本稍有回升。

不过在国际大宗商品方面,价格环比下滑幅度加大,除油脂、家畜外,其余大宗商品价格均在下滑。进口数据还可能从国内政策支持方面得到一定支撑,从而进一步有所改善。

上月进口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北京领先 董先安

国经交信息部 徐洪才

第一创业 李怀军

瑞银证券 汪涛

西南证券 张仕元

7月出口一致预期

预期7月出口同比增长3.5%

调查显示,7月份出口增速预期的最小值为-5.8%,最大值为12%,中值为3.7%。经历了出口统计“挤水分”之后,分析师认为出口增速已经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海通证券(11.10,-0.20,-1.77%)(600837.SH,6837.HK)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欧洲经济回升较慢,美国的增长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加之新兴市场增速放缓,因此我们预计7月出口增速与去年持平。

7月制造业PMI小幅回升反映大中型制造企业经营活动总体依旧平淡,汇丰制造业PMI继续下降反映中小制造业尤其是外贸相关中小制造企业经营活动仍然不佳。从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看,外贸或继续低位平稳运行。

上月出口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第一创业 李怀军

民生证券 管清友

西南证券 张仕元

中信证券 诸建芳

北京领先 董先安

7月贸易顺差一致预期

贸易顺差预期为255亿美元

调查显示,7月份贸易顺差最低值为89亿美元,最高值为333亿美元,中值为261亿美元。

调查显示,贸易顺差稳中有升,与内需比外需更加疲弱有关。

光大证券(11.30,-0.09,-0.79%)(601788.SH)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贸易活动在缓慢恢复。在美欧经济温和复苏的拉动下,进出口增速有望在未来两月从5、6月的低水平提升。

参与本次调查的分析师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工行、建行、招行、高盛、中金公司等。

上月贸易顺差预测最准机构与专家

交通银行 连平

湘财证券 罗文波

兴业银行 鲁政委

澳新银行 刘利刚

瑞穗证劵 沈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