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相较以往,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乌龙事件”出现如此众多,如此离奇,实属罕见。这包括漏计量单位、漏小数点、漏会计师意见、限售股比例出错,甚至将公司董事长的名字也敢写错,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新浪证券整理了十大乌龙年报案例,让上市公司造假无所遁形,让投资者明明白白做投资。[微博热议]
贵州茅台的乌龙玩笑闹大了,上千亿元的工资在一纸更正公告之后就灰飞烟灭了。在贵州茅台的年报史上,甚至创下过60多处错误的纪录。
统计发现,贵州茅台的乌龙事件只是众上市公司中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管理层大案频发,上市公司治理混乱已经刻不容缓。
嘉事堂年报的一大看点是高管薪酬。在以“万元”为计数单位的薪酬栏中,董事长丁元伟的薪酬为697990.66,约为69.8亿元。
从上市公司领薪的高管最低的薪酬也有2.4亿元,高管薪酬合计高达260亿元。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业内人士分析,从嘉事堂去年的营收来看,最大的可能性是计数单位应为 “元”。
力帆股份(601777.SH)的年报中出现的错误可以说是比较典型,首先年报审计意见中注册会计师一项竟为空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中的两项均出现了录入有误。
统计发现,年报第30页“承诺项目使用情况”中的“万元”竟误写成了“元”。
乐视网4月2日发布的年报更正公告显示,其年报出现的错误达到六处之多,其中不乏净资产收益率、限售股份数等较为关键的数据错误。
而仅仅年报披露之后不到一个月,公司又在公告上犯错误了,在其4月11日发布的“201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告”里,将董事长的名字“贾跃亭”写成了“贾跃亭宁”。
*ST三联年报中出现了多处错误:“合并现金流量表”、“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以及年报报表附注中“十二、补充资料”部分指标出现了错误。
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年报屡出乌龙,最后却往往以一个更正了事,说明国内的投资环境还不是非常规范。
湖北金环今日(1月26日)发布更正公告称,由于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将业绩预告修正表中“修正后的增减变动幅度%”一项误写成 “下降:7324.86%~3760.93%”。
“虽然更正公告仅隔一天就出来,但还是把我们吓了一跳”,一位散户感叹,“还好昨天公司股票没有跌停,如果跌停了,这损失又该由谁来赔偿我们呢?”
据公司发布的更改公告显示,公司2010年年报漏掉了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和错把注册会计师名字搞错了。
调差发现恒丰纸业经常出错或漏掉信息。在2004年年报中,公司竟然把控股股东也丢失了。加上2010年年报这次出错,恒丰纸业上市十年来,就发生过10次更正年报或季报记录。
由于沙钢集团并购重组*ST张铜,使得*ST张铜的年报出现两次变动。
除了第一次年报披露有误而修改了一次年报之外,还因为沙钢集团的进入变身为沙钢股份而进行了第二次的年报变动。
以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上升为核心业务的潍柴动力在年报中经营范围标书中,却出现“职工食堂”一项,并有“凉菜”等字眼。
分析称如真系笔误,实可谓无厘头。不过,若确实已将“职工食堂”列入经营范围,事情虽小,但上市公司不妨将工作做得更周到一些,将该做的披露做得更到位一些。
昨日京山轻机的一纸更正公告,将原本与其毫无关联的杉杉集团联系到了一块。在年报中,京山轻机曾明确表示中融人寿保险和中融国际信托存在关联关系
尽管京山轻机对此做出了澄清,表示并不知情两者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但这并没有解决困扰杉杉集团的问题。反而是暴露了京山轻机对公告的不负责任。
上市三年间,绿大地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如走马灯一般地频繁更换,在会计师事务所频繁变动的背后,是公司业绩的蹦极和变脸。
分析认为,绿大地09下半年致力于推动增发,但这项工作在2010年1月初宣告失败之后,绿大地失去了维持泡沫数据的必要性,加上被证监局盯住,不得不挤破泡沫,露出亏损面目
双汇发展公布2010年业绩快报,预计2010年将实现净利润10 .9亿元,同比增长19.61%。
正是凭借着好看的销售数据和不错的业绩预期,在二级市场上,双汇发展在经历了“瘦肉精”事件后,仅仅经历了2个跌停,到 4月21日,双汇发展跌幅已收窄至0 .38%,收报62.90元/股,34亿元资金开始进场。
质疑一:更正就算,还是可追赔?
律师称:如果由于上市公司年报出错的责任,造成投资者损失,可以要求赔偿,但必须有证据证明是上市公司年报造成。
分析师认为:投资者需要证明是因为年报信息错误造成其判断,并在此判断上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造成了失误,而产生了亏损,要有相关交易记录。
质疑二:谁来承担年报乌龙责任?
谁来对年报错误承担责任呢?分析人士认为,年报信息出错,存在两方面责任:第一,为什么差错没有在年报对外公布前纠正?
第二,如果因为该错误导致误导投资者,投资者有权追究责任,谁来负责?从相关法规看,上市公司董事长应对年报至少是其中财务数据负全责。
质疑三:乌龙年报公司可投资吗?
专家认为,近两年很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出现的基本数据失误完全可以避免,但低级错误不仅会使上市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也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和损失。
分析师认为:这类公司,除非有更具吸引力的核心的独特性之外,投资者还是尽量少参与,特别是有可比的其他公司情况下。
质疑四:更正就算,还是可追赔?
上市公司年报乌龙频出,这些情况反映了上市公司工作不严谨,这两年上市公司增加太快,跟不上信息披露要求,监管层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培训。
此外还有有关专家针对补丁现象指出,年报的编制正确与否影响着投资人的投资行为。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工作应该加强责任心。
上市公司责任心有待加强
业内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环节不重视、屡屡出错的现状,应引起监管层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心亟待加强。
而监管层对相关上市公司应尽快给予“公开谴责”,或者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特别是对一些查处后发现以虚假数据欺骗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监管层一旦查实确有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也应一并给予连带处罚。
投资者对乌龙年报应提高警惕
年报频频出错,到底丢了谁的丑?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小公司出错较多可能和这些公司处理财务问题经验不足有关,但像贵州茅台这样的报表出问题,就是太过粗心了”。
该基金经理同时表示,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小错误,不会太介意,但是对于像每股收益这样的关键数据的调整,投资者应心存警惕,可能是公司在有意调节数据操纵股价。
中国股市投资环境还不规范
“无论是故意出错还是过失出错,都是错误。”代理过股民起诉海信科龙虚假陈述案件的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认为。
他认为:上市公司年报屡出乌龙,最后却往往以一个更正了事,说明国内的投资环境还不是非常规范,“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的主要参考就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而因此遭遇了损失则很难获得理赔。
乌龙年报说明公司内部管理紊乱
分析师认为,万一会计项目出错使得公司盈利的真实性受到歪曲,从而间接导致投资者亏损。
年报作为一份定期报告,具有非常高的严肃性以及法律效应,如果连起码的规定动作都要修修补补,这说明了这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存在严重问题,同时表明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已经出现了紊乱,这不得不让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