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150名大学生荣幸地捧得奖杯,成为本年度“五四奖学金”和“建昊奖学金”得主。
“五四奖学金”和“建昊奖学金”,是迄今为止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最高等级奖学金,于1996年正式启动。而此后连续10年,每年100万元奖学金的出资人,你有没有想到,竟会是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
开篇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话说北京东二环路,如今高楼林立,商厦云集。而在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中,无论是建筑样式,还是豪华程度,欧味儿十足的富华大厦,当属首屈一指了。
那是在大厦招商时,一天,有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这儿打听房价。港商说:“租金每平方米……”没等这位港商把话说完,“不,我问的是售价。”年轻人直奔“主题”。港商一愣,然后慢悠悠地说:“很贵得啦!大概你们买不起,3500美金一平方米。”年轻人笑了笑,心想价钱也还公道,便说:“我打算买这里两层。”港商有点不信:“不开玩笑得啦!如果当真,我2800美金给你。若能一次付款,我还可优惠。”“好!那就一言为定。”年轻人说完走了。
果然,第二天有人送来了支票。大厦的十七、十八两层,共计3000平方米,全额一次付清,最后每平方米降到了2750美元。港商虽已悔得跺脚,倒也信守允诺,毕竟偌大的富华大厦,买断楼层者仅此一家———这就是北京建昊集团。
为社会捐资“一掷千金”
赶上市场机制、民营企业地位提高,由注册时只有7000元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拥有近40亿元资产的大集团,建昊人懂得如何回报社会。
如果说,为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建昊买办公楼舍得花钱,那么,为国分忧、捐资给社会他们更舍得花钱,而且是一掷千金,从不带含糊的。
建昊集团入驻富华大厦,刚刚花去一笔巨额资金,同一年,头一件大事,就是捐助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设立“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要知道,这一来建昊集团每年都要拿出100万元,10年就是1000万元。这可是不小的数目。
建昊人明白:世纪之交,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当代大学生,适逢其时,肩负重任,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成才报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甭说拿出1000万元,只要有能力,再拿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又算得了什么!
1996年5月18日,是个吉利的日子。团中央、全国学联与建昊集团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捐资签字仪式。
同年6月,由著名中青年专家、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全国评审委员会宣告成立,成员包括团中央、全国学联和中组部、中宣部、中科院、中国科协等。
同年12月,全国首批“十杰”、“百优”大学生,在人民大会堂荣幸地成为第一届“建昊奖学金”获得者。
1996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欣然为“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获奖者题词:“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为跨世纪的振兴中华的宏伟大业作贡献。”
据统计,从1996年到1999年的4年中,获“建昊奖学金”的大学生全国累计达521人,其中特等奖50人。
今年在第四届评选中,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专门发出通知,将该项奖学金更名为: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建昊奖学金”,以增强这一全国最高奖项的权威性与示范性。此举,在评审委员会和全国高校大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已经成了规矩,四届评选表彰会,每次都选人民大会堂作会场,每次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这一高规格,足以说明社会各方面对该项奖学金的高度重视。
翻阅历届表彰会的报道资料,记者注意到,每年出资100万元,而且连续长达10年,企业如此慷慨解囊,而国内媒体的报道却明显分量不足,一年一度的表彰会,无一例外都是“豆腐块”大的会议消息,几乎没有任何宣传企业的内容。什么原因呢?
经打探得知,原来,早在捐资签字仪式前,建昊集团有“约”在先:少宣传企业和个人,不搞任何炒作性报道,建昊能有今天的发展,权当是对社会的回报。实在可敬!这与有的企业出点儿钱就要求“歌功颂德”、要求媒体采访报道,形成鲜明的反差。
其实,不仅只是捐资教育,建昊集团回报社会是多方面的。
1997年10月,为支持消费者在必要时通过“打官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昊集团出资100万元,与《中国消费者报》联合设立“消费者法律援助金”。此项活动一经推出,国家工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为强大后盾,北京数十家律师事务所积极行动,3年多时间,已先后使数百起消费者权益受侵害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并得到法院的公正判决或调解,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国家工商局领导评价说,司法保护是国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点上,建昊集团办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