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方韶毅 子牙
蒋建宁是中国典型的少年得志式人物。不满17岁时便从江苏宜兴考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学习。大学时代,他是学生会的积极分子,成立新闻社,和同学们一起办报纸,毕业后,蒋建宁便顺其自然留校当了团委书记。1987年,他作为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成员到日本参观交流。在日本呆了一个月,回来时校长给他一张任命书,让他去当副总务长,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那年他只有24岁,是当时最年轻的校级干部。
人称“小总务长”的蒋建宁管着七大处,1000来号人。当他满怀豪情地进入新岗位后却发现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无物之阵”,整个后勤系统作风涣散,工作很难推广。经过调查,蒋建宁发现在后勤一线工作的基本是工人编制,提干、学习、分房等好事很难轮到他们头上,他们觉得没有发展,工作起来就没有积极性了。因此,蒋建宁向学校提出在他所属的试行科级干部聘任制,一年一聘,打破工人和干部的界限。这样一来,工人觉得有奔头,干部觉得有压力,工作自然积极了。这个现在看似普通的改革,在当时却掀开了首都高校后勤改革的第一页。“同样的道理,一家企业要办好,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动力问题,各个层面为什么会好好干,要靠利益驱使,但单靠解决动力问题还不行,还要解决活力问题,活力就是企业的凝聚力,要让员工有自豪感。员工到企业来不仅是谋生,而且要使他们有发展的可能,才会安心工作。”
蒋建宁尝到了甜头,搞了科级干部聘任还要求试行处级干部聘任制。有人说,动处级干部要组织部门批准,你也太不合时宜了。于是,一张新的任命书下来了。蒋建宁调任学校副秘书长,协助一位副校长管理财务、校办产业等事务。
1991年,蒋建宁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俄亥赖特州立大学研修管理。蒋建宁骤然闲了下来,心底却掠过一丝困惑:就这样走下去吗?还是换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活法。他决定回去后要在产业界大展身手,第一步是向学校建议成立校办产业集团。
一年后,蒋建宁从美国回来。在机场,迎接他归来的同事告诉他,你被任命为校庆筹办组成员了,具体操办校庆活动。蒋建宁心想,我回来可要去干校办产业的呀,怎么还要做这些杂事。他对校领导说,这是我为学校干的最后一件事。大家听了并没有在意。但风风火火、热热闹闹操办好校庆活动,送走最后一位校友,蒋建宁一锁抽屉真的走了。在别人眼里,蒋建宁可谓前途无量呀,破格提干破格出国,将来……但蒋建宁“不合时宜”地走了。那年他28岁。
蒋建宁离开学校,去的第一个单位是北京国安电气公司。国安的负责人早就看上蒋建宁的干劲和能力,三番五次请他加盟。身为国安副总经理的蒋建宁专为国安找新项目,再为新项目融资。在那里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跑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为新项目融资。人保公司的负责人一看,这个年轻人不错,就对蒋建宁说,来我们这里干吧。蒋建宁说,到人保干,行,但有个条件,不要人保的人和项目。就这样,蒋建宁拿着人保给的1200万元支票,拉着高校出来的一帮人另立山头,创建了北京创格科技集团公司。从找办公室到买办公用品,都从零开始。蒋建宁当上了创格的总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走上了职业经理人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