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胶407最后一幕:空头30小时上演“危机自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1:51 《财经时报》 | ||||||||||
几位空头投资者经历了这样的大悲大喜:从冒违约风险拒不平仓到交割当日收盘后突然获知现货成功转为期货仓单,实现了预期的套期保值,他们在准备“进京告状”的路上情不自禁 本报记者 杨眉
几个月来暴涨暴跌的天胶407合约,终于在7月15日以每吨16835元的历史最高结算价安全落幕。与此同时,市场各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但是,对于这几位空头投资者来讲,7月15日收盘前后,则经历了大悲大喜的情绪起伏。从开始宁愿冒违约风险拒不平仓,到交割当日收盘后突然获知自己的现货成功入库并转为期货仓单,而实现套期获利,这一系列过程,使他们在准备“进京告状”的路上情不自禁。 据了解,在这些空头投资者的手持现货最终变成上海期交所期货“仓单”之前,面对违约风险,他们往返于上海、北京,在天胶407期货合约交割前最后30个小时,展开强硬的“自救行动”。 证监会门前喜形于色 7月15日15点,上海期货交易所天胶407合约以每吨16835元的历史最高结算价,结束了其最后一个交易日。 同一天下午4点38分,上期所闭市后一个半小时,位于北京金融街(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中国证监会大门前,三个男子正在接待室窗口办理求见期货部负责人的手续。就在此时,其中一人的手机电话铃声响了。 三人停止了办理手续。 突然,接电话的人大声高喊:“解决了,解决了!”他们对视片刻后,相互热烈握手,毫不顾及周边的环境和当时在场的记者。 一阵狂喜后,记者获知,这个电话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打来的。内容是,这三人代表的五家贸易商、一家生产商的2000多吨天胶现货,刚刚在上期所的交割库中被准发了“期货仓单”。 这意味着,他们由交割前没有平仓而面临空头无货的违约者角色,陡然变成了套期保值的“成功者”,并由此成为每吨4000元左右的获利者;同时也意味着,几分钟前还抱定“集体上访,法律诉讼”的漫长之路可以避免了。 “这是我进入期货市场12年来经历的最不寻常的一个交割日。”东北某贸易商的天胶交易代表张先生此时如释重负。 海南某生产商的代表在为自己庆幸的同时,也为那些因“入库无望”而高位平仓的大多数空头投资者深感遗憾。 他们分析,此次问题的解决,“既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我们利用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理性选择”。 据介绍,从7月12日起,他们分别通过电话、代理商、面见、请求报告等种种途径和方式,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了不间断的沟通,并于7月15日收盘后直接上诉证监会,同时做好了法律诉讼的准备。 纵冒违约风险 “我们这次到证监会,目的很简单,就是递交申诉资料,反映我们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他们对《财经时报》说。随同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律师。 这几位投资人7月14日就到了上海。直到15日中午,交易所对他们手持现货是否可以被注册为“期货仓单”,还没有给出正式答复。此时,大多数没能将现货转为“期货仓单”的空头投资人,已经在当日上午的高位平仓,而他们几人则冒着违约的风险,意欲“坚持到底”。 据介绍,这些现货商7月14日之前并不认识,而在与交易所交涉现货转“期货仓单”问题时相遇。相同的境遇促使他们决定采取“一致行动”。 按照规则规定,在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如果空头在没有足够的以“期货仓单”形式体现的现货,而又不平仓,那就是违约行为;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还要按照结算价支付6%的违约金。“如此算下来,我们将承受大约2000多万元的损失。”他们说。 “但是,没有期货仓单的责任不在我们。”他们称,与一些有现货但现货无法进入交割库的空头相比,这几个公司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他们的现货已经入库,并通过了质检,只等交易所出据期货仓单即可。 该生产商的几百吨天胶是在6月中旬入库的,并在交割库办理了品质检验报告;另五家贸易商的情况基本一致,也是在经交易所同意后,按照正常程序,在交易所指定的交割库办理了入库手续和质检报告。质检报告代表入库实物符合交易所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 “但当时没有想到,交易所迟迟不发放仓单”。交易所对生产商的答复是“库容不足”;贸易商的询问结果是“交易所让我们找交割库,交割库则说找交易所,互相推诿”。 7月12日,离最后交割日还剩3天,该生产商的交易代表、五家贸易商的期货代理公司,分别向交易所递交了请示报告,请求尽快协助办理期货仓单生成,仍没有最终答复;14日,他们分别代表各自公司飞往上海。 “交易所方面先是说相关负责人不在,最后给予的答复则是‘这个情况我们知道了’”。 14日夜晚,刚刚相识的这几家公司一起商讨了对策,15日是平仓还是坚持?坚持了之后怎么办?一直商量到第二天凌晨,各方达成共识:据理力争绝不平仓。 “理由很简单,一是我们一切都是按照交易规则进行的,如交易资格、持仓量、入库程序、质检报告等,交易所没有理由不发放仓单;二是我们代表公司交易,如果平仓造成巨额损失,如何向公司交待?”他们说。 惊心动魄倒计时 7月15日,最后的交易日终于来临。上午,天胶407继续大涨,最高达到每吨17310元。此时,一些没有拿到仓单的空头纷纷平仓,承担损失。这几位空头投资者则继续与交易所交涉,坚持到中午,仍然没有结果。 于是,一行人决定放弃在交易所的努力,直接飞北京,向证监会递交申诉报告。 下午3点多钟,一行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与此同时,上期所闭市,天胶407完成了最后的交易。而上海方面传来的消息是,关于入库现货注册“期货仓单”之事“仍然没有得到交易所的通知”。 他们有些绝望了,不顾一切地从首都机场直奔坐落在西城金融街的中国证监会,希望赶在证监会下班之前,将有关材料正式上报。 路上,他们用电话通知了《财经时报》,希望派出记者跟踪采访。 15日下午16点30分左右,本报记者与他们几乎同时到达证监会门前,并开始办理会见手续。 此时,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局面,“惊喜”的一幕发生了。记者看了一下手表,此时是北京时间7月15日下午16点38分。
|